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回复: 0

远视

[复制链接]

307

主题

0

回帖

1030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030
发表于 2024-7-30 2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什么是远视?
$ P, x4 ^* s: Z* K5 K/ O3 }7 Q' n) w" _
轻度远视看远看近视力基本正常。中、重度远视看远不清,看近也不清。中、重度远视眼人数较少。远视眼大部分是“眼球”发育不良(眼球小)导致。
7 N2 k3 P' l5 {; R1 s【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进入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远视的症状是看远不清,看近也不清。】" Y+ Y: f9 y# F1 T) n$ p& q& d& ^
正视眼与远视眼成像图(如图26、27)$ W( X" ]' m4 b* S
婴儿出生时为远视,眼轴较短,平均约为16.5~17.6毫米,随着儿童成长发育,眼轴也随之增长,远视度数慢慢降低,视力发展成“正视眼”。& ]! H* k( }/ v, I
一个视力发育正常的4~5岁儿童,远视度数为+2.25D~+2.00D,随着年龄增长,远视度数慢慢降低,到了12岁远视度数降为50度。) T' V' s$ j8 W6 F5 Y  \
如果儿童的远视度数降得太快,以后有可能向近视方向发展。比如7岁的儿童远视度数降为“0”,这个孩子以后容易发生近视。, t9 x5 y+ y0 \5 \, [
如果儿童在发育时远视度数过高或大于500度,有可能形成弱视或远视。
6 d& z# j6 a2 c4 K( k远视眼戴的镜片:如图28所示。远视眼可使用凸镜片(凸透镜)提高视力。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看物体放大,符号用“+”表示。如远视200度,可以写为:+2.00D
* S/ G* @3 g+ s! O, S- U0 Z  I常见视力几种类型7 T; n# E6 t+ r, l
" X$ x  p: v9 e$ V" ~
* D% g2 ]& O. H- `* Y
2、儿童不同年龄视力发育情况, F2 k% q4 b! D7 M. R  S8 _
婴儿刚出生时,眼球的各组织和功能均为发育成熟,眼轴较短属于远视眼。
. a; q0 [- N8 m2 i据眼科专家研究发现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新生儿视力较差,仅对光线会有反应;2个月后婴儿眼睛随光感或眼前手动转眼;8个月时,眼睛有追随眼前物体的能力。1~3岁的儿童视力能达到0.2~0.6,发育视力标准如图29所示,一般2岁时视力为0.4(4.6),可以判断物体的远近并能看清楚物体,能分辨物体“远近距离”就有了“立体视觉”,3岁时视力为0.5~0.6,视觉分辨敏锐,眼、手会协调灵活,立体视觉发育完成。6岁以上多数孩子的视力能达到1.0或5.0,基本上达到成年人的视力水平。
/ y4 ~! [' Y8 [儿童在3岁时进行适当引导后,多数孩子能配合检查者进行视力检测。* ]& O/ ?# O, _+ X& x
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为4.7(0.5);# _9 u$ ^4 \  P' X' {  h; C$ W
4~5岁为4.8(0.6);
& Q6 i3 V7 L- |6 j1 }- E6岁为4.9(0.8)。0 J8 c( O, Z; \  [2 @/ E/ F
如果儿童进行视力检测时发现低于相应年龄对应的最低视力,或低于同龄儿童视力,或两眼的视力相差2行以上,孩子的视力或发育异常,或有弱视发病倾向。应进行详细的屈光检查,同时进行眼球生物测量,诊断视力发育异常的原因。
* o4 s4 i3 @8 B. [6 X4 p; g+ {$ r3、眼球发育正视化过程! ]8 X& u3 B6 c$ W) P1 w
婴儿出生后多数为远视眼,眼轴很短约为16.5~17.5毫米,随着年龄增长,眼球不断发育,眼轴逐渐增长,到了眼轴长度平均为23~24毫米时,眼轴发育趋于稳定,视力由远视逐渐变为正视眼。% d# |8 N2 O& g, e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渐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屈光度大约为远视250度。儿童时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阶段,其发育规律表现为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称之为“正视化过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详见儿童视觉正常发育远视储备表)。
1 ^1 T) G; y/ a" D屈光发育的总趋势是向正视化发育,其“正视化”过程为:
$ @9 y" M/ t& t  J2 T出生远视→浅度远视→正视→部分人发展成近视。, U( H' \" m& t( T4 Q* J
(1)婴儿在3岁前眼轴增长速度较快,眼轴增加约为5毫米,到了3岁远视度数明显降低。
" Q, k  n8 M" B/ b(2)3~14岁,这一阶段眼球生长放缓,屈光慢慢向“正视眼”方向发展。在6周岁的学龄期,由于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或户外活动减少,儿童青少年这一时期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身高增加,眼轴不断延长,容易发生近视。
1 Z6 }/ z# }2 t' C1 V7 U1 `7 I
  
儿童视觉正常发育远视储备表
  
  
年龄(岁)
  
  
生理屈光度(D)
  
  
4~5
  
  
+2.25~+2.00
  
  
6~7
  
  
+2.00~+1.75
  
  
8
  
  
+1.50
  
  
9
  
  
+1.25
  
  
10
  
  
+1.00
  
  
11
  
  
+0.75
  
  
12
  
  
+0.50
  

. {3 [. z$ Y2 a) L) l
6 r6 w7 d. E. _! |7 r5 @# H. n, F9 z% [
4、什么是远视储备?
& p- U# a1 u) {/ w: K9 R9 b! W/ _正视化前的远视大多为生理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储备量与《儿童视觉正常发育远视储备》表的年龄不匹配,发育过快会向近视方向发展,发育迟缓会形成远视或弱视。
  q" q8 i( \) d; y0 R, d. t正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应为远视,大多数的儿童远视度数小于300度,称为生理性远视。远视度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儿童的视觉健康。儿童出生时远视度数过高,超过《儿童视觉正常发育远视储备》表格数值或远视度数超过500度,眼球发育迟缓,导致外界物体不能在眼底形成清晰物像,长久会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形成“弱视”。儿童生理性的远视度数越低,将来出现近视的风险越高。/ F- M4 |. p) F/ F% W5 {
如果一个6岁的儿童远视储备低于75度(+0.75D),若平时不注意用眼视力预防或户外活动较少,这样的孩子以后有可能会发展为近视。因此,对于没有近视的儿童,检测“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检测眼生物参数。如果远视储备下降过快,或眼轴较长,一定要警惕近视的发生。
2 R4 D) W- t! g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学习负担较重,再加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近距离用眼过度、近距离用眼行为不良、户外活动少等因素,这样过早的消耗“远视储备”,孩子发生近视的年龄普遍较早。
8 o( Y0 @/ |" Q, K% a5、远视储备检查方法?; H- T; p8 o4 f: j
生理性远视常称为远视储备,生理性的远视储备度数可以通过“散瞳验光”获知。
- r# f  Z- P' [9 _9 M* X6、远视眼有哪些不适和表现?3 h! z6 G) ]! W
(1)远视眼的眼球小,前房较浅。( B7 {! }0 @& W/ J8 j: d3 }
(2)儿童青少年眼调节力强,轻度远视眼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也不影响生活。中高度远视眼会影响视力,不论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眼睛容易疲劳。4 q' s0 N2 A* H# J7 s! a
(3)远视眼除了看远不清,看近容易出现视疲劳,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痛、头昏、学习效率下降等表现。
/ [" \, i/ ~( v+ v8 f0 I+ Q5 a* v(4)中高度远视眼的儿童由于看近经常使用调节,易发生“内斜”。过度的调节会引起两只眼往一起聚,俗称“斗鸡眼”。
9 U) f$ B5 @* Y* F5 s9 u, K(5)引起弱视。婴儿远视度数一般大于500度时,由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物像,将会影响视觉而引发弱视。
# a1 C# u; ~7 {* X+ l9 b4 m7、远视如何矫正?4 @% o/ M1 }" i1 _/ n; ]7 B7 k" Q7 |+ z
儿童远视需要凸透镜进行矫正。
$ l$ H; O  [+ u+ U( p(1)轻度远视视力正常,不影响生活和学习可不配镜,如果有视疲劳和内斜视者,需要配镜矫正。
$ k3 |4 N5 r9 x8 F& N4 L(2)中度以上的远视或远视性弱视、斜视,应进行详细的屈光检查并配镜,配镜时必须做“散瞳验光”。
. c* H4 x4 p1 F7 }' y" f' S& @$ g& U: E. O

" c6 k: B' U* j
/ q, P5 Z0 E: Z4 _1 ]" P8 A3 s4 v(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21:01 , Processed in 0.0309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