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保健:通过磁疗棒、穴位按摩、艾灸、针灸等,疏通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调和气血,放松眼调节,缓解视疲劳。: a0 E7 q% W" M1 b( O
预防视疲劳是近视防控的首要行为
( D1 G& y! r# m: C' v) i" V必要做到:, e* D! `6 [/ G4 g* ]' n* V
1、近距离用眼时间控制:5 `7 y1 c) d1 e" ^0 `2 L
2、选用全光谱护眼灯;
6 u9 } u& O6 t3 I3、坚持每天户外2小时;
" t6 d$ c# h# M' `4、少玩或不玩手机;: i! O' Y9 p6 O2 K' q* g0 o m
5、及时做眼保健操和眼调节训练手指操。
5 t" l3 U1 O8 I" C中医在近视防控方面主要是用于“消除视疲劳”很有效。比如眼保健操手指转眼操(简称:米字操)、手指眼调节操训练等。对于真性近视,辅助中医项目可以改善孩子的调节功能。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中医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 ?9 E; r @1 [; c3 o6 n目前中医在近视防控方面常见的方法:人工按摩、磁疗棒按摩、针灸艾灸、护眼贴、眼保健操、手指转眼操、手指眼调节操等。 P: Z4 E( d% l; ~
1、市面上的护眼贴能治愈近视吗?7 Q9 y4 u5 n8 V6 [; [# R
回答是:不能。
9 q/ [- J, g: A s9 z% n大家不要轻信一些不正规机构所谓的“护眼贴能治愈近视”的说法。孩子出现视力下降,首先要由医生来诊断确定是假性近视、真性近视、远视或远视性的弱视、或散光导致的视力下降。只有确切的诊断了,才能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治疗或控制。市面上的护眼贴,因加入了多种成分的“中药”,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眼调节功能,缓解视疲劳,暂时提高视力的作用,目前没有发现有控制近视的作用,更不能治愈近视。护眼贴属于中医范畴,如有需要请尊医嘱。% n/ Z7 K, u9 R& e
2、眼保健操: O1 W0 A! L3 H! P
2018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称,他们花了五年时间对眼保健操做了科学的评估。王宁利表示,他们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证明了眼保健操的作用。研究认为:眼保健操可以调节眼肌,缓解视疲劳,使用正确的方法做眼保健操确实对近视的防控有积极作用。( K0 k! p( r& a( p/ K! \- _0 l# i" t
0 h. X. i& w, x+ Y* G% p眼保健操操作方法(穴位如图1、图2所示)/ }- k7 w* ~3 I. P/ M; Q
" ?+ k j/ i: G; X
& r, I- w( o; f1 ~: n& }4 ]第一节:按揉攒竹穴(如图3所示). k; T/ T% j! p" M" @0 s* T5 c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E7 b; _4 t6 E2 N3 r. m: i
2 R/ ]3 M, @, I+ _6 H
3 B' ~4 T8 I; u7 f! p3 o6 ^4 ^第二节:按压晴明穴(如图4所示)+ @( ?6 E7 h# H1 F) F. R
晴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 S( |4 r/ t: O; W" K% d1 y4 Q- g |$ j7 ^
( j d- i9 ~+ |# k( q$ x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如图5所示)
: ^3 Y% w4 d7 N( t. u四自穴位于瞳孔直下,颧(quan)骨上方凹陷中,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 X% L1 X7 C' P
3 B. f: o5 A* X" O2 }" r" t- `7 ^
第四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如图6所示). C+ E$ e8 M2 v$ h6 T
太阳穴位于两眉梢后凹陷处。用双手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伴随音乐口令,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每节拍一圈,揉四圈。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连刮两次。如此交替,做四个八拍。
: J/ V! S: z+ s5 i3 n' m" S6 s6 r+ I, t1 ~: d# r
0 ?& }" y0 ]" [* V4 V7 b1 N- V: v第五节:按揉风池穴(如图7所示)1 }- v s; F3 T+ N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并与耳垂平行。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其余三指自然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4 R0 M$ K* ~5 W9 _/ O! p" X1 g6 w: Y; U
' \7 b* Y ^% g* `3 t/ T
第六节:揉捏耳垂脚趾抓地(如图8所示)
6 {/ z5 A3 s# h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拢弯曲。伴随音乐口令,用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7 @" G5 F6 E" k! n
4 f+ R3 a0 y+ B9 A$ y
/ `$ |4 K: Z, @- w3、手指操——转眼(米字操)训练法
7 R A* s ]9 U; B N( Y手指操之转眼(米字操)训练也属于眼调节训练内容。
9 N. d! p# b, |0 o! Z首先将右手食指伸出,置于双眼前40~60厘米,指尖与视线成一水平线。转眼训练的全过程,手指慢慢匀速引导双眼转动,做到“眼转头不转”双眼始终注视着手指,并跟随手指的移动而转眼,尽量使“米字”划的大一点。
) B1 H( k5 ~) _3 I, ^. G5 Q& b第一步:做水平左右转眼。手指在视线水平方向从左向右移动。
% c3 r- L' H- k; M第二步:做垂直上下转眼。双眼注视手指,手指在双眼中线做垂直移动,从上向下移动。9 U1 t+ c1 Y+ G5 s' O8 o- C
第三步:做右上、左下转眼。手指从右上向左下移动。
/ _! _0 X# k- F0 g, n" j第四步:做左上、右下转眼。手指从左上向右下移动。
! H* ^7 c. [0 {- ^1 x9 f( n0 W视线在空中画出一个大“米字”,“米字”尽量画的大一点。
' Y" o) K, V0 [: J, h连续画3次“米字”训练,如9图所示
( @. w6 x* m& ^6 v ]第五步:画完“米”字,手指在眼前做顺时针、逆时针各转3圈,同时双眼跟随手指一起各转3圈。圆圈尽量画的大一点(如图9)。) ]5 U7 O, R8 G' q
全部结束闭眼休息一分钟,然后睁眼注视5米以外的远处物体2~3分钟。
X7 V" B, f( K) M, b) K做“米字”转眼训练要点:
3 u( v* B1 J! f/ N9 P(1)手指慢慢匀速的移动,双眼始终注视手指;" A6 L; G; ~3 ]- Q* }$ I" i T. [2 [
(2)做到眼转头不转;+ O1 y% n2 S* z- q# z
- O9 W& N6 @! _( v* W5 f- M/ Y0 X8 n, a
(3)“米字”和圆圈尽量画的大一点;
T( v8 ^) ?+ R4 Y. G* }& p$ {0 Z' A: C(4)能看得清楚手指的,做转眼训练时最好不戴眼镜,视野更开阔:5 n3 E, T# p: e/ }- F
(5)每次做训练5~10分钟。
- E% a$ z: c |, a+ w4、手指操——双指训练法7 a |- I# u* _7 I$ W, ]
手指操之双指训练也属于眼调节训练内容
/ q* c3 {2 C( Q2 ~1 a1 `" N如图10所示,左右手食指伸出,双眼平视前方,左右手的食指与视线成一水平,右手食指距离眼前约15厘米,左手食指距离眼前40~60厘米双眼做看近点手指与看远点手指眼调节训练5~10分钟,如图所示。当眼注视近点手指,远点手指变成2个,当眼注视远点手指,近点手指变成2个这样在一远一近交替转换训练时,同时还有“聚散”程度的训练。# I0 G9 e/ i) z6 e" \" X% i* v
; `% ^2 g2 L" h5 p% A4 t1 _: t# u
5、手指操——单指训练法
! V+ W: Z1 P5 r8 {6 \% S手指操之单指训练也属于眼调节训练内容。
/ L) G" Y D; w' G+ F4 F' Ja.如图11-1所示,先将手指伸出距离眼睛40~60厘米,手指与视线成一水平线。
, r0 `$ b' N! F R: o( Y* Bb.再将手指慢慢向眼前近移,同时双眼注视移动的手指,如图11-2所示
) q" p& Y6 f- I, }. w& R5 _4 bc.这样手指在眼前一远一近做前后移动5~10分钟,提高眼调节灵敏度效果很明显。: h2 I# x6 L" h$ b8 h- k3 _
0 s! ]8 A" _5 [( Z! a# |. ^1 U4 T- i
2 z8 g& I' p3 W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