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vender 于 2024-8-21 14:50 编辑
在近视防控路上,会遇到很多家长,很懊悔没有及时关注孩子远视储备,结果发现时孩子已经近视了!没有防控思路,又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咨询不同的医生,又有不同的防控建议,非常焦虑!我今天想通过一个短期、神奇的案例,谈一下在近视防控初期的基本防控思路!强烈建议100度以内近视的孩子家长仔细阅读,很可能您按照这个思路严格执行了,几个月后,您会回来感谢自己!我指导的一位博主给我反馈说她帮助的一个孩子一个月的时间,右眼眼轴回退0.12毫米,左眼眼回退0.11毫米!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误差?但是检查结果是同台机器,而且宝妈的执行力也是很强的,所以我认为这不是误差,是眼轴真的回退了。其实在近视防控的领域里面,我们还是有着非常巨大的认知差的。最新的近视发病机理已经明确,近视病因就是暗和近,所以我们要补光和补远,当我们朝着这两个方向去努力的时候,针对近视病因做阻断,我们往往在短期都会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就像这位博主说的,短期涨上去的眼轴,一但好的方法、对的方法用上,其实是很容易退回来的。我们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本资料
男孩 8岁
我们先看一下孩子的基本检查报告,家长是在三月份发现孩子近视的,散过瞳,不同的时间,也去了多家医院,每次的检查结果都不是特别一样。但是综合来看,孩子确诊是真性近视,裸眼视力在0.9到1.0,综合验光的度数在25度到75度之间。接下来就是家长们特别关心的几个问题:
如何进行近视防控呢?
需要配镜吗?
配什么样的眼镜呢?
可以欠矫配镜吗?
拉远镜用的时间长会影响调节力吗?
上下滑动查看
这是我在为孩子配镜之前给出的一些建议,其中有些略显专业。简单来说,目前孩子已经确诊为真性近视,综合分析左眼的度数略高于右眼。由于家长坚持让孩子多户外,眼轴增速会有效控制,因此我认为眼镜不应该足矫。同时,由于孩子一直规范使用拉远镜,微欠矫的眼镜能产生一定的雾视效果。因此,我建议孩子选择平光离焦镜,微欠矫配镜。
近视防控目前有两种防控思维:
一是静态思维;
二是动态思维。
何谓静态思维?这个观念主要是停留在近视不可逆、眼轴不可退的传统认知,以控度为中心,目标是控制近视度数不涨。主要防控手段是离焦镜、视功能训练等。配镜是核心、精准验度是目标。要想把度数验准确,必须要进行详细的视功能检查、还要参考散瞳验光、剪影验光、红绿平衡等。这个特别考验给孩子检查以及配镜的专业人士水平,技术越高,孩子眼镜配的越精准,有效率就越高!所以,这个需要拼医院、拼视光师,要找对人。
而动态思维又是如何呢?这个观念主要认为近视可逆、眼轴可退,以控轴为中心,力求不涨眼轴,甚至退轴!主要的防控策略是补光和补远,其中红光治疗、灯光改造两个主力方法补光;离焦镜、远像雾视,两个主力方法补远。再加上尽可能多的户外,户外既有光,又有远。这都是针对近视病因去阻断。眼轴缓慢增长(生理性增长)度数可以零增长;眼轴不涨冻轴,拉开时间可以退度;眼轴回退,短时间可以退度!所以动态思维是包括静态思维的,并不满足于静态思维。眼轴、曲率、晶状体不是恒定不变的,尤其是眼轴,受环境因素影响巨大,眼镜配的再精准,眼轴是动态变化的,短时间增长0.1mm,25度就增长上去了,眼镜就不再精准。所以在整体综合近视防控思路里,眼镜是起辅助防控的,主力手段离不开光和远。近视病因被阻断掉,眼镜的精准度真的不是很重要,过矫、欠矫25-50度,上下浮动100度,其实并不太影响我们整体防控成绩。孩子的眼球是软的,一但眼睛给予了充分的保护,眼睛自己可以救自己!所以重点是改变孩子的用眼环境,把本该属于孩子的光和远还给孩子。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的专长主要还是手术,如白内障手术。因此,在进行分析时,除了关注孩子的视功能和散瞳验光结果外,我还会结合视力、年龄、眼轴和曲率综合考虑。这就像在计算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度数,我们会结合眼轴和曲率通过公式来换算度数;同样地,在进行成人近视眼手术时,为确保度数的准确性,我们都是需要参考综合验光、散瞳验光以及散瞳后复光结果,同时结合角膜地形图、Master(眼轴)和Sirius数据来进行综合判断。再回到这个孩子情况,实际上家长带孩子去过很多地方验光,但每次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验光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虽然我们验光的终点是达到红绿平衡,但是因为地点、距离、光线和验光师的差异,以及孩子当时的状态和时间的不同,所得到的度数肯定是不同的!正因为有如此多的主观因素影响,家长们您觉得自己孩子的度数真的能够验精准吗?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将眼镜度数验得非常精准,关键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避免度数过矫即可。光和远补够的情况下,眼镜即使略微欠一些也没有太大问题。我之所以建议这位家长采用微欠矫平光离焦镜,是因为我看到家长努力为孩子实现近视清零的决心,以及非常坚定的执行力。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最终的结果让我既惊讶又欣慰:我帮助了这位家长,而这位家长也“教育”了我,刷新了我的认知。手术医生都是在刀尖上起舞,思维都是非常缜密的,不仅要考虑很多因素,而且每一个细节都会仔细斟酌权衡。复查结果
上下滑动查看
看到宝妈分享的内容,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我也被宝妈认真的态度所震撼,当然她们也获得了惊人的防控效果。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家长间隔一个月复查,但都是同一个医生接诊、同一台设备测眼轴,眼轴退了0.12mm,综合验光结果显示度数下降了25度,而且调节灵敏度较之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宝妈认真分享了10条近视防控经验,平光离焦镜除了睡觉都是戴满的、拉远镜每天使用2.5小时、工作日保证3小时户外、周末保证5小时户外,持续学习,《大国护眼之策》这本书至少读了三遍!家长用实践证明了眼轴是可以回退的,近视是可以逆转的,离焦镜是可以欠着配的,拉远镜是不会影响调节力的!因此,正如赵阳主任多次强调的,目前孩子近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60%取决于家长的认知,30%取决于指导防控策略的专业人士,10%取决于孩子的基因。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越认真,孩子近视防控的效果就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