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在早期就已经形成了用嘴搜索、吸吮和吞咽的功能。当他们喝到羊水时,这些反射功能不断加强。之后,如果脸颊或嘴角有触觉刺激,胎儿头部会转向刺激的方向,并把嘴张开。这项反射功能对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就能完全建立起来。
有趣的是,口腔反射与手脚移动紧密相连,并影响到整个身体的运动。新生儿进行吸吮和吞咽动作时,身体全部参与其中,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对他们来说,吸吮动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种全身锻炼后,他们会心满意足地睡着,疲惫中带着愉悦。
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会使用奶瓶,如果奶瓶需要的吸吮力量较小,就可能会导致肌肉发育问题。
在大脑的体感中枢,嘴占据的位置与整个上半身相同。除了用于进食,嘴也用于感知物体和语言交流,因此,它在大脑中占据了大量空间。
正是由于手的反射功能,婴儿才可以抓住物体。例如,如果你轻轻触摸婴儿的手掌,他们的手指会卷曲成拳头。这种反射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新生儿可以被他们紧握的手掌拉起。与此类似,如果你轻轻触摸婴儿的脚底,他们的脚趾也会向内卷曲。通常在出生36周后,双手紧握的反射功能会消失不见。
在大脑的体感中枢,嘴占据的位置与整个上半身相同。
当手和脚的反射功能处于活跃阶段时,手、脚和嘴之间紧密相连。例如,当婴儿吮吸时,会本能地将手握成拳头,并且随着吸吮的动作,手掌有节奏地松开、握紧。
事实上,胎儿还在子宫时,部分全身性的反射功能就已经出现。通过这些无意识的反射功能,婴儿首次体验到了自己的身体运动,这使婴儿可以主动参与分娩过程。
比如新生儿的惊跳反射,它使婴儿出生时呼吸到第一口空气。在我们的近亲大猩猩中,也可以看到这项反射功能,它能防止意外跌倒,确保小猩猩的生存:小猩猩本能地紧紧抓住母亲的毛发,并发出求救的哭声。对于人类和大猩猩,这种反射本质上是一系列的肌肉运动,而且速度极快。婴儿以近乎痉挛的方式,伸展四肢并头部后仰。事实上,这让婴儿在发出求助哭声前,为大口地吸气做好准备。随后,婴儿四肢弯曲,做出呼气的动作,同时发出哭声。
惊跳反射会被潜在的危险触发,比如突然的噪音或强光,出乎预料的触觉刺激,以及头或身体的位置变化。这项反射伴随着激素的升高,让身体进入压力自动反应状态,即或战或逃反应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