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6|回复: 0

调治近视的灸疗疗法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0

回帖

396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96
发表于 2024-11-14 23: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灸疗是指用艾绒或其他易燃药物在穴位或患病部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由于灸疗安全可靠,没有毒副作用,操作简单,便于患者在家中进行治疗,所以可作为近视患者的保健方法之一。常用的灸疗方法主要有艾灸、灯火灸、天灸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艾灸。


1.艾灸的方法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穴位,以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一种方法,其中较常用的方法是艾炷灸和艾条灸。

(1)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后施灸的方法,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①直接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先在皮肤上涂少许凡士林或大蒜汁,上面放置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即将燃尽局部有灼痛感时,可用双手轻轻拍打穴位周围,以减轻痛感。每燃完一个艾炷称为一壮,一般可灸3~9壮。
②间接灸又称为间隔灸或隔物灸,是指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物品进行施灸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避免烫伤皮肤而引起化脓,另外可借助间隔药物的药力和艾炷的特性起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间隔的中药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姜、蒜、葱、盐、附子等。

(2)艾条灸
艾条灸是用点燃的艾条在体表一定部位进行施灸的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
  1)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起,距离皮肤一定距离施灸的灸治方法,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①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约3厘米处进行熏烤。根据患者的热感情况调整合适的距离,当患者感觉温热舒适时,固定不动,连续灸5~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
②雀啄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悬置于施灸部位之上,一上一下地活动施灸,像鸟儿啄食一样。施灸时艾火不得接触皮肤,灸至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
③回旋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3厘米左右的距离,往复回旋施灸,使患者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局部出现温热潮红为度。
  2)实按灸: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的一端点燃,隔几层棉布或绵纸,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穿透纸或布达到肌肤深部。如果艾卷炭火熄灭,再重新点燃施灸。根据艾条内所加药物不同,分别称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
艾灸的材料非常简单,通常只需要准备好艾条或艾炷、火柴、酒精棉球就可以了,艾条和艾炷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

2.艾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时,应选择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环境。
(2)施灸前应选好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并按照施灸要求采取感觉比较舒适并且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身体姿势。
(3)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疗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面部穴位(如迎香穴)一般不施灸。
(6)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饭前空腹时及饭后不要立即施灸。
(7)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如先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8)施灸时,应注意防止艾炷翻倒或艾火脱落而引起的烫伤。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紫药水即可。
(9)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10)施灸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脉细手冷、血压下降,甚至晕倒等症状,就是“晕灸”。一旦出现晕灸时,应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急灸两侧足三里3~5壮,即可恢复,必要时可采取吸氧、输液等方法治疗。
(11)偶有灸后身体不适,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3.艾灸的禁忌证
(1)凡暴露在外面的人体部位,如颜面部、眼睛、脖子、双手、耳朵等,不应采用直接灸法施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如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部位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走行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者忌灸,月经期女性除了治疗妇科疾病一般不宜施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血、严重贫血,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疖并伴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4.调治近视的灸疗方法
方法一
【取穴】风池、攒竹、丝竹空、翳明、阳白、臂臑、光明、太冲、肝俞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2~3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方法二
【取穴】太阳、阳白、足三里、光明、肝俞、肾俞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三
【主穴】阳白、翳风、光明穴。
【配穴】脾胃虚者加足三里、合谷穴;肝肾虚者加肝俞、肾俞穴。
【灸法】采用条悬灸法,每穴灸5~10分钟。
方法四
【取穴】①中脘、足三里、神阙穴;②期门、太冲、神阙穴;③肝俞、命门、神阙穴;④合谷、风池、神阙穴;⑤颈4椎旁、光明、神阙穴;⑥膈俞、脾俞、神阙穴;⑦肾俞、照海、神阙穴。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绒温筒灸,采用循环温灸法,每天取 1组穴位施灸,7组穴位依次循环温灸至痊愈。①组穴位每次每穴灸 25~30 分钟;②组穴位中,期门、太冲穴每次各灸25分钟,神阙穴灸30分钟;③组穴位中,肝俞穴每次灸25分钟,命门、神阙穴各灸30分钟;④组穴位中,合谷、风池穴每次每穴灸25分钟,神阙穴灸30分钟;⑤组穴位中,颈4椎旁、光明穴每次每穴灸25分钟,神阙穴灸30分钟;⑥组穴位中,膈俞穴每次灸25分钟,脾俞、神阙穴各灸30分钟;⑦组穴位中,照海穴每次灸25 分钟,肾俞、神阙穴各灸治30 分钟。
方法五
【主穴】睛明、承泣、瞳子髎、攒竹、四白、印堂穴。
【配穴】肝俞、肾俞。
【灸法】每次主配穴均取。采用艾条悬灸法,点燃纯艾条顶端,先对眼部主穴作温和灸,各穴灸约2分钟;手执艾条在距穴6~7厘米处固定不动,随时吹掉艾灰,保持燃端红火,灸至皮肤微红,感觉发热为度。再以顺时针方向,围绕眼睛慢慢旋转,作回旋灸,每圈约1分钟,灸3圈。最后灸配穴,每穴灸2分钟。每次总计灸20分钟为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若视力无变化,可行第2个疗程;视力提高后,改为1周巩固治疗1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月1次,逐渐停止。
方法六
【取穴】合谷、风池、神阙穴。
【灸法】采用艾炷隔姜灸法,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隔姜施灸,每次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天。
方法七
【取穴】颈4椎旁、光明、神阙穴。
【灸法】采用艾炷隔姜灸法,取如黄豆或枣核大的艾炷进行隔姜灸,每穴每次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天。
方法八
【取穴】双眼部。
【灸法】采用隔核桃壳灸法,选择个大饱满的新核桃若干.将核桃从中缝切成基本对称的两半,去仁,留完整的1/2大的核桃壳备用。用直径2毫米左右的细铁丝弯成眼镜框架样式,或者直接用金属眼镜架,在镜框前左右外侧各加一铁丝,弯成直角形的钩,高和底长均约2厘米,与镜架固定在一起,供施灸时插艾炷之用。镜框四周用胶布包好以便隔热,以免灼伤眼周皮肤。眼镜框视核桃壳大小可调整。治疗时,取1.5~2厘米长的纯艾条2段,分别插入镜框前铁丝上,再取2个完整的半个核桃壳,镶人镜框上,要求扣在眼上不漏气。先从内侧点燃艾条,将镜架戴到双眼上,务必让核桃壳扣在病眼上,艾段燃尽后,再插1段。每次可根据病情灸1~3 壮,隔日1次或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方法九
【取穴】眼区、太溪、风池、太冲穴。
【灸法】眼区采用隔核桃壳灸法,灸3~9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10 分钟。
方法十
【取穴】眼区、足三里、脾俞、血海、三阴交、气海、内关、膈俞穴。
【灸法】眼区采用隔核桃壳灸法,灸3~9壮;其他穴位采用艾炷非化脓灸法,足三里穴灸3~9壮,脾俞穴灸3~7壮,血海、三阴交、气海、内关穴灸3~5壮,膈俞穴灸1~3 壮。
方法十一
【取穴】眼区。
【灸法】采用隔核桃壳灸法,取菊花、石决明各30克,与完好的半个核桃壳一同加水浸泡2日。将浸泡好的核桃壳放置在眼镜架上,点燃艾条,距核桃皮1寸处施灸。每次灸20分钟,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17:54 , Processed in 0.0309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