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虚质失眠患者养生原则---温阳祛寒,养心安神
一、膳食调养
1、食材之宜
●羊肉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脾经、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生肌。
[主治]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四肢不温、畏寒无力、腰酸阳痿、胃寒反胃呕吐、气管炎咳嗽、产后缺乳。
[禁忌]流行性感冒、急性肠炎、高血压病者忌用。
●对虾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咸。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
[主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
[禁忌]皮肤疥癣者忌用。
●韭菜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肾经、胃经。
[功效]补肾助阳、温中开胃、行气活血、散瘀。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多尿、腹中冷痛、胃中虚热泄泻、白浊、经闭、白带、腰膝痛和产后出血。
[禁忌]阴虚火旺、溃疡病、眼疾者忌用。
●姜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脾经、肺经、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主治]伤风感冒、胃寒疼痛、寒性呕吐、食物中毒、晕车船、痛经。
[禁忌]阴虚内热、肝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者忌用。
●肉桂
[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甘。归心经、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禁忌]出血倾向者、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海参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咸。归心经、脾经、肺经.肾经。
[功效]滋阴补肾、壮阳益精、养心润燥、补血。
[主治]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肝炎、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禁忌]感冒、咳嗽、气喘、大便溏薄者忌用。
●大葱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
[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胃寒者忌用。
[禁忌]表虚多汗、自汗等。
●洋葱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甘。归肝经、脾经、肺经、胃经。
[功效]温中通阳,润肠,理气和胃,健脾进食,发散风寒。
[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风寒无汗、鼻塞、食积纳呆、宿食等。
[禁忌]皮肤瘙痒、急性眼充血、肺胃发炎者忌用。
●青蒜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经、肺经、胃经。
[功效]温中消食。
[主治]消化不良,胃寒,感冒,食欲不振等。
[禁忌]胃溃疡、便秘、青春痘、肾炎者忌用。
2、药膳
●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羊骨1000克,生姜10克,大事5枚。
[制作]羊骨清净切段,羊肉、生姜切块,煮锅里倒入清水,放入羊肉、羊骨、生姜、大枣,羊肉煮开后捞出,改小火绳续煮羊骨,40分钟后,煮至汤色发白。放入羊肉,加入适量羊板油小火煮30分钟。捞出煮好的羊肉,晾凉后切薄片碗里放入大葱,调入盐、味精。放入羊肉片,把滚开的羊汤倒入碗里,洒上香菜末。
[功效]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养胃安神。
●青蒜炖羊肉
[材料]羊肉1000克,青蒜250克,莲子50克,大葱5克,生姜3克。
[制作]羊肉洗净切块,用沸水烫一下放入锅中,加入姜片、大葱、莲子煮至熟烂备用,青蒜洗净切成小段。炒锅注油烧热,放人青蒜、羊肉略炒,放入料酒、盐、白糖、适量清水,放入姜片、大葱、莲子,烧至肉熟入味、汤汁浓厚即可。
[功效]壮阳补肾,养心安神。
●韭菜盒子
[材料]面粉500克,韭菜200克,秫米100克,鸡蛋3个,虾皮10克。
[制作]面盆里倒入500克面粉,用清水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把手上蘸上清水,用力把面团振匀上劲,振好的面团饧30分钟。平底锅里倒入少许的植物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小火翻炒。至鸡蛋松散成碎,颜色微黄后盛出备用。把虾皮入油锅,小火炒成金黄色后备用。秋米隔水蒸熟,冷却,炒黄备用。韭菜择洗干净控水,把韭菜切碎。把韭菜盛到干净容器里,倒入两汤匙植物油,仔细拌匀。放入鸡蛋碎,炒好的虾皮、秋米拌匀,调入精盐后搅拌均匀。饧好的面团切成面剂子,揉匀后擀成薄薄的面皮。把调好的韭菜馅摊放在面皮的一半位置。把没有摊馅子的面皮折叠盖在摊有馅子的面皮上,沿着边口按压封口。沿韭菜盒子的封口边,用手指把盒子边折叠成花边,美观的同时可让封口严实。做好的韭菜盒子坯放人遇热的饼铛里,小火烙制。等到韭菜盒子两面均起小花后,即可取出。
[功效]补肾助阳,和胃安神。
●荔枝虾仁
[材料]荔枝15颗,虾仁200克,彩椒半个,芦笋80克,鸡蛋1个,桂圆肉5克。
[制作]将荔枝剥壳去核后放入淡盐水中泡一下,将虾去头后用牙签在虾背上第二、三节中挑出虾线,在虾仁中放入适量的盐,胡椒,生粉和半个蛋清,抓匀后腌制十分钟。锅中烧开水,加入适量的盐和几滴油,下入芦笋快速烫后拿出来冲凉水。再将虾仁放入其中滑熟,将芦笋和彩椒切成小段准备好,锅中加入适量的油,下入姜片和虾仁一起翻炒,马上下入芦笋和彩椒段一起翻炒,加入淡盐水泡过的荔枝和桂圆肉,再加入少量的水淀粉(其中加点盐)勾芡,大少
收汁,装盘即可。
[功效]温阳补血,养心安神。
●生姜红糖水
[材料]生姜30克,大枣10枚。
生姜洗净不去皮,切小丁,起锅,下入生姜慢慢的煎,煎出浓浓的姜味了,加入一碗清水,下入大枣、红糖,煮十来分钟即可。
[功效]暖胃祛寒,养血安神。
●荔枝龙眼蛋炒饭
[材料]米饭100克,米饭50克,荔枝10颗,桂圆肉
25克,鸡蛋2个。
[制作]将荔枝剥去外壳,桂圆肉切成细丁备用,起油锅,鸡蛋炒散备用,倒人米饭、米饭翻炒,加入荔枝、桂圆肉丁,改中火炒制,最后倒入鸡蛋,快速翻炒出锅,装盘后淋桂花蜜食用。
[功效]温阳祛寒,和胃安神。
●栗子龙眼粥
[材料]栗子10粒(去壳切碎)、龙眼肉15克、粳米
50克。
[制作]将栗子去壳切碎与龙眼肉、粳米装入锅中,加
水,文火煮粥,食时加糖调味。
[功效]温肾壮腰,补心安神。
3、药茶
●桂圆红枣茶
[材料]干红枣250(去核后净重),桂圆肉50克,冰糖
80克,蜂蜜400克。
[制作]将红枣洗净后去核,将红枣、桂圆、冰糖放入汤锅内,加入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焖煮约30分钟至水分收干,保持小火,用勺子在锅内搅打,将枣打成枣泥,同时将析出的水收干,将煮好的枣放凉,倒人蜂蜜拌匀,放入千净的玻璃瓶中封存。饮用时,取约10克,冲入温开水搅匀即可。[功效]补血安神。
●生姜大枣茶
[材料]生姜5克,大枣5枚(打碎)。
[制作]将生姜、大枣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适当加入
红糖。
[功效]温中驱寒,养血安神。
●肉桂生姜五味子茶
[材料]肉桂3克,生姜10克,五味子3克。
[制作]将以上各味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适当加入
红糖。
[功效]温阳通脉,和胃安神。
●枸杞杜仲大枣茶
[材料]枸杞6克,杜仲6克,大枣5枚(打碎)。
[制作]将以上各味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适当加入红糖。
[功效]温补肝肾,养血安神。
二、中药调养
阳虚以脾阳虚和肾阳虚为主,治疗时可用温里剂和补阳剂。常用的温里剂有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当归四逆汤等,常用的温里药有附子、肉桂、干姜、是茱萸等。常用的补阳剂有肾气丸、右归丸,常用的补阳药有鹿茸、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等。但无论是温里药还是补阳药,药性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凡属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
1、附子
[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经、肾经、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15克。宜先煎30~60分钟,已
减弱其毒性。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
母、白、白及。
[性能特点]既善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而奏回阳救逆之功,又善峻补元阳,益火消阴。
[药理作用]所含乌头碱和乌头原碱有镇痛、镇静、局
麻作用。
2、肉桂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甘。归心经、肾经、脾经、
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用法用量]煎服,2~5克,人汤剂宜后下。研末冲服,
每次1~1.5克。
[使用注意]畏赤石脂。
[性能特点]其性纯阳温散,善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并能引火归源,为治命门火衰及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药理作用]所含桂皮油、桂皮醛、肉桂酸钠具有镇静、镇痛、解热和抗惊厥作用。
3、干姜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归心经、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阴虚燥热者忌用。
[性能特点]既能祛脾胃之寒邪,又能助脾胃之阳气,
为温中散寒之要药。
[药理作用]千姜的多种成分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4、吴茱萸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用法用量]煎服,1.5~6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多用,不宜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性能特点]辛散苦泄,辛热温散,苦热能燥,既可散肝经之寒邪而止痛,又可疏肝下气而降逆。
[药理作用]本品水煎剂有止呕、抗溃疡、保肝作用,
5、鹿茸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咸。归肾经、肝经。
[功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
[用法用量]研细末,1日3次分服,1~3克。入丸散剂,随方配制。亦可浸酒服。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剂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性能特点]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本品乃血肉有情之品,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既善补肾阳而温养督脉,又善补肝肾、益精血而健骨强筋,为治元阳不足,精血亏虚之要药。
[药理作用]本品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增强体力抗疲劳、促进核酸和蛋白合成,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具有促性激素样作用。
6、巴戟天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辛。归肾经、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
汇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或入丸散剂、酒剂。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忌用。
[性能特点]为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之常品。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具有增加体重和抗疲劳作用。
7、淫羊藿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甘。归肾经、肝经。
[功效]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或入丸散剂、酒剂、熬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性能特点]既善补肾阳,益精起痿,强筋健骨;又能祛风湿,散寒通痹。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及醇浸出液有降压、强心、抗心律失常、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衰老等作用。
8、仙茅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有毒。归肾经、脾经。[功效]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温脾止泻。[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浸酒服。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煎剂每日用量不超过12克。
[性能特点]既善温肾壮阳、补命门火而兴阳道、强筋骨,又善祛寒湿、温脾阳而止冷泻。
[药理作用]本品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缺氧、抗高温、镇静、抗惊厥、抗炎和雄性激素样作用。
9、补骨脂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肾经、脾经。
[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法用量]煎服,6~15克。丸散,每次1.5~3克外用适量。内服宜炒用;外治多生用。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用。
[性能特点]功擅补火壮阳,兼具收涩之性,为治脾肾阳虚、下元不固之要药。
[药理作用]本品有较强的雌激素样作用,具有增强免疫、促进骨髓造血、升白细胞、抗衰老、抗肿瘤、抑菌、杀虫等作用。
三、穴位按压
1、关元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取穴]脐中至耻骨上缘为5寸。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消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
证;少腹疼痛、疝气;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按压]首先在按压的时候就要以关元作为一个圆心,然后手掌进行顺时针按摩3~5分钟,然后逆时针进行按摩;随后则是应该调整自己的呼吸,然后跟随呼吸的节奏来按压关元3分钟。
2、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取穴]命门和人体的肚脐是前后相对的,因此,以肚脐为中心围绕腰部做一个圆圈,这个圆圈与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处就是该穴。
[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闭经、不孕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小腹冷痛,腹泻。
[按压]正坐或者俯卧,双手伸到腰背后,大拇指在前,四指在后;用左手中指的指腹按住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康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胀,疼痛的感觉;左右手中指轮流在下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每回按揉1~3分钟。
四、运动保健
阳虚体质的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广播操、各种舞蹈,以及强壮功、站桩功、长寿功等。也可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需要注意的是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冬天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下锻炼。
五、起居调摄
阳虚体质的人冬避寒就温,春夏培补阳气,多日光浴;夏不露宿室外,眠不直吹电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避免在树荫、水亭及过堂风大的过道久停;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