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8|回复: 0

湿热质失眠患者的中医养生指导

[复制链接]

19

主题

0

回帖

77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77
发表于 2024-11-17 16:1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湿热质失眠患者养生原则一清热祛湿,清心安神。
一、膳食调养
1、食疗原则
湿热质之人,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性味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性味甘温滋腻之品,也不可多食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尤不可饮酒。
2、食材之宜
●冬瓜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淡。归肺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利胆。
[主治]水肿、胀满、脚气、淋病、痰吼、咳喘、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痈肿、痔漏;并解鱼毒,酒毒。
[禁忌]体质虚弱、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豆腐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淡。归脾经、肺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益气。
[主治]营养不良、消化能力差、糖尿病、癌症、高血脂、高胆固醇、肥胖、血管硬化等。
[禁忌]痛风、脾胃虚寒者忌服。
●黄瓜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尿。
[主治]水肿、消暑。
[禁忌]胃寒、痛经者忌服。
●芹菜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
[主治]小便不利、尿血淋痛、小便浑浊、水肿等。
[禁忌]脾胃虚弱、中气寒乏、血压低者忌服。黄豆芽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脾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除痹。
[主治]癌症、癫痫、肥胖、便秘、痔疮、胃热积食、贫血、高血脂等。
[禁忌]痛风、脾胃虚弱者忌服。
●绿豆芽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心经、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醒酒利尿。
[主治]坏血病、口腔溃疡、消化道癌症、肥胖等。
[禁忌]体质虚寒、痛风者忌服。
●西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心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
[主治]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胆囊炎、高热、口疮等。
[禁忌]糖尿病、胃寒、女性经期忌服。
●苦瓜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经、肝经、脾经、肺经。
[功效]清热、明目、利尿、清心。
[主治]中暑、暑热烦渴、暑疖、痱子过多、目赤肿痛、痈肿丹毒、烧烫伤、少尿等。
[禁忌]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空心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小肠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润肠通便。
[主治]糖尿病、鼻衄、尿血、习惯性便秘、痔疮、高血压等。
[禁忌]低血压、脾胃虚寒、女性经期忌服。
●黄花菜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血除烦,通乳。
[主治]眩晕耳鸣、失眠、心悸烦闷、体质虚弱、癌症、小便赤涩、水肿、痔疮、便血、产后缺乳、月经不调等。
[禁忌]新鲜黄花忌食。
3、药膳
●绿豆薏苡仁粥
[材料]绿豆50克,薏苡仁30克,百合20克,大米
100克。
[制作]把绿豆、薏苡仁、百合、大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祛湿解毒,清心安神。
●茯苓绿豆秫米粥
[材料]茯苓50克,绿豆30克,秋米20克,大米
100克。
[制作]把茯苓、绿豆、秋米、大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和胃安眠。
●冬瓜白扁豆汤
[材料]冬瓜200克,白扁豆50克,莲子10克。
[制作]冬瓜去皮切成薄片,白扁豆与莲子洗净后入锅中加水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煮10分钟,放入冬瓜片,煮至冬瓜透明柔软,白扁豆、莲子酥烂即可,最后加入盐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养神。
●祛湿小排汤
[材料]小排600克,白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薏苡仁15克,炒薏苡仁15克,苏叶5克,莲子15克,白茅根15克。
[制作]排骨洗净入沸水焯一下,洗净浮沫,沥干水分备用,锅内放一丁点油,放入葱花炒香,放入排骨炒香,加水加盐,大火烧开,转小火炖至排骨软烂,放入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炒薏苡仁、苏叶、莲子、白茅根炖酥即可。
[功效]清热益气,祛湿安神。
●莲藕甜汤
[材料]莲藕200克,绿豆20克,薏苡仁20克,赤小豆
20克,莲子20克。
[制作]将莲藕洗净切片,同绿豆、薏苡仁、赤小豆、莲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炖煮,煮至酥糯即可,最后放入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养心安神。
●知母薏仁老鸭煲
[材料]老鸭1只,知母15克,薏苡仁15克,莲子15克。
[制作]老鸭剁块,飞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知母、薏苡仁、莲子入净布包起,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
[功效]清热祛湿,养心安神。
●泥鳅豆腐煲
[材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莲子15克。
[制作]泥鳅去腮及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莲子,食盐适量,炖至熟烂即成。
[功效]清利湿热,养心安神。
●芹菜炒白果
[材料]芹菜250克,白果50克。
[制作]白果去壳去皮,芹菜洗净,去根和叶,留嫩茎,切成小段,锅中倒油,将白果倒入翻炒,翻炒片刻,待变色后盛出,锅中再倒油,芹菜段倒入翻炒,芹菜略变软后倒入白果,加盐调味,(可稍加一些生抽提味),略炒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润肺除烦。
4、药茶
●霍佩茶
[材料]藿香5克,佩兰5克,麦冬5克。[制作]将以上各味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功效]化湿解暑,清心安神。
●竹叶麦冬茶
[材料]竹叶5克,麦冬5克。
[制作]将竹叶、麦冬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湿,清心安神。
●荷叶莲心茶
[材料]荷叶5克,莲心3克。
[制作]将荷叶、莲心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湿,养心安神。
●冬瓜茶
[材料]冬瓜250克,麦冬15克。
[制作]冬瓜去皮、籽,洗净后切成块状。在锅内加水煮开后,加入姜片及冬瓜,焖煮40分钟,熄火后盖上锅盖再焖2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西瓜茶
[材料]西瓜汁180克,莲心5克。
[制作]将莲心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成汁,加人西瓜汁
一起拌匀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养心安神。
二、中药调养
对于治疗湿热质失眠患者的药物除安神药之外,可用清热燥湿药、化湿药及利水渗湿药。常用的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等,这类药苦寒代胃,性燥伤阴,凡脾胃虚寒或津伤阴亏者当慎用,或酌情配合健脾益胃、养阴生津药同用。化湿药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等,这类药属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有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这类药易耗伤津液,对阴虚津伤者应慎用或忌用。
●黄芩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经、胃经、胆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性能特点]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泄中上焦湿热及肺
火,为治湿温暑湿、胸脘痞闷及肺热咳嗽之要药。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有抑菌作用还有镇静、降压、降
血脂、保肝、利胆、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抗肿瘤作用。
●黄连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2~5克。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慎用。
[性能特点]清热燥湿力强,既善清中焦湿热,主治湿热中阻,脘腹痞满等,尤为治湿热泻痢要药;又善清心热、泻胃火,为治心热烦躁失眠及胃热呕吐之良品。
[药理作用]本品有抑制细菌真菌作用,对各型流感病
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黄柏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肾经、膀胱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性能特点]清热燥湿之中善清泄下焦湿热,为治下焦湿热诸证如带下、热淋、足膝肿痛等所常用。为实热、虚热两清之品。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有杀菌、抗菌作用,对真菌有抑杀作用。此外还有利胆、利尿、降压、解热、降血糖、保护血小板等作用。
●藿香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化湿,解毒,止呕。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性能特点]功擅化湿醒脾、和中止呕、解暑发表。[药理作用]本品水煎液有抗真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佩兰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性能特点]善醒脾而除中州陈腐秽浊之气,具有良好
的化湿、解暑之功,鲜品作用更加。
[药理作用]本品挥发油及聚伞花素、乙酸橙花醇酯,
对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苍术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性能特点]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有
燥湿健脾、祛风湿和发表之功。
[药理作用]本品能抗实验性胃溃疡及胃炎,对胃肠运动有调节作用。能保肝、降血糖及显著增加尿中的钠钾排泄。
●厚朴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用法用量]煎服,3~10克。[使用注意]体虚及孕妇慎用。
[性能特点]既可下有形之实满,又可除无形之湿满,
功擅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有广谱抗菌作用,有显著解毒样
作用。
●茯苓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脾经、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使用注意]阴虚津伤者慎用。
[性能特点]善健脾,宁心安神,治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为健脾安神之常品。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有镇静、抗溃疡、防止肝细胞坏
死、保肝、减轻卡那霉素中毒性耳损害的作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淡。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
[使用注意]本品力缓,用量宜大。
[性能特点]肝胆利湿,微寒清热,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止泻,利水而不伤正,补脾而不滋腻,为淡渗清补之品。
[药理作用]本品醇提取物有抗癌、抗菌作用。
●赤小豆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经、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
[使用注意]阴虚津伤者慎用。
[性能特点]性善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退黄,为性质平和的利水消肿、退黄之佳品。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三、穴位按压
●丰隆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嗜外2
横指(中指)处。
[取穴]膝眼和外踝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
点,对齐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处,即是丰隆穴。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下肢痿痹;腹胀、便秘。
[按压]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按丰隆3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揉丰隆10分钟,后用大拇指沿丰隆向下单方向搓10分钟即可。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课连
线中点。
[取穴]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完全屈肘时,当肘
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热病;高血
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的五官热性病证;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按压]先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在肘窝底,与曲池相对),拇食指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再换左手捏捻右手曲池。
四、运动保健
湿热体质的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让多余阳气散发出来,游泳项目为首选,其他如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锻炼。
五、起居调摄
湿热体质的人夏应避暑,多去海边高山。秋冬要养阴。
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17:55 , Processed in 0.0310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