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忙的时候,我会看大家给我的留言,咨询、鼓励、赞扬、支持...当然也有质疑:“中医,只适合养生,没有真能耐” 古往今来,用中医治好的每一个病人,背后很多很多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存在,又恰恰证明了:中医的理论,是科学的。中医的疗效,是确切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杏林佳话,流传至今。 现在,我想给你说一段治疗脱发的方子,它从侧面证明,中医的优秀之处。方子来源于孟澍江(1921年-2004年)老先生 孟澍江,著名的医学家,中医温病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家境贫寒,且体质孱弱多病。他17岁时,赴邻县拜当地名中医王少江先生为师学习中医,业成归乡里行医,医名渐播,求诊者日众,临床擅治温热病及内、妇、儿科病证,特别是对疑难杂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总之一句话,临床之大家,学术之泰斗。 不卖关子,方子直接分享给大家: 孟澍江 方 桃仁10克,红花8克,赤芍9克,当归须10克,姜2片,红枣7枚,葱5根,生、熟地各15克,制首乌20克 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当归须,都是活血化瘀而养血的; 生姜和大枣,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源; 葱,通阳散达而活络,可以帅血以养头皮; 制首和生熟地黄,目的在于滋补肝肾; 纵观整个治疗过程,还是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的“淤血阻滞型”脱发。 卢大夫用个门诊医案给你说说 患者是个小伙子,22岁。这一年只要一梳头,头发唰唰往下掉。尤其是头额部位,发际线更是明显后移。尝试了多种洗发水,以及滋养精血的中成药以后,听人介绍找到了我。 患者自述,平时感觉到头晕目眩,偶尔耳鸣,观察患者舌脉,发现舌色暗红,脉象细微。 舌色暗红,脉象细微。淤血的征兆。发为血之余。血液作为濡养发根的唯一原材料,一旦出现瘀滞,则势必影响到对发根的营养供应。 淤血阻滞,络窍不通,就是患者脱发的原因。 于是开方:孟澍江老先生生发方加减 结果怎么样? 患者如法应用,原先脱发的部位,开始长出毛发。虽然质地很细弱,而且色黄白,但是毕竟开始长头发了。 辨证加减,再用,患者的头发开始粗硬了,看上去很健壮。这时候,原方继续服用,患者的头发基本就恢复正常了。 对待生活和名利,知足而不孜孜以求,则乐在其中;对待事业和学问,知不足而不断进取,亦是乐在其中。——孟澍江 中医科学的,是超前的,甚至是目前无法用现代医学技术来印证和解释的。中医治病的每一段故事,背后,都是其科学价值的体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