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很多女性热衷于追求外在的青春永驻,却往往忽略了最本质的内里调养。
有言道:“抗衰之极,实归于养经。”这看似寻常的月经,实则承载着女性从豆蔻年华至半百之岁的生命印记。从青涩至熟韵,三十五载光阴,它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世人多以为衰老突如其来,容颜骤变,病痛丛生。然而,这一切并非无迹可寻,月信早有预警。面色黯淡,非一日之寒;皱纹色斑,非一夜之霜;体内疾患,亦非一夕之间滋生。“为医之美,莫过稳经。”这一稳字,不仅关乎周期、时长、量度与色泽的和谐,更在于无痛无扰的自在状态。
这个稳定,包括周期(28天)、时长(3~7天)、经量(20~60ml)、颜色(暗红),以及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疼痛头晕乏力等)。
古语云:“经贵乎如期。”然观今之众女,受困于生活压力,熬夜劳神,节食求瘦,疾病缠身,得此“稳”者已属凤毛麟角,谈何抵御岁月侵蚀?
吾辈当思,如何安经固本,方能延缓衰期?今兹列述数端,以资诸君:
01月经问题就是气血问题
《万氏女科卷》中有载:
有生之后,男则气血俱足,女则气有余而血不足。
此乃女子先天之本,气盛易滞,血弱易寒。月信之变,实则气血之争显矣。气血,阴阳之基,月信之源。
虚者,精血贫瘠,脉络空旷,致月信退迟、量稀;气乏,掌控失守,提早而量丰。
实者,气郁血滞,痰湿壅塞,月信痛楚,血难畅行,瘀痕屡见。
寒者,凝滞血脉,月信迟缓,量寡色深。
热者,激血速流,月信前驰,量洪色艳。
中医古法,辨证施治:
虚者,投以补中益气、大补元煎;
实者,施以桃红四物、血府逐瘀;
寒者,温经吴茱萸汤解;
热者,丹栀逍遥、芩连四物镇。
今人多寒热虚实交杂,故需合方化裁。然究其根本,养气血为要,补虚固本,清热消瘀,方可保月经平顺,容颜不衰。
02月经的变化是衰老的信号
月经出现问题,说明整个身体的气血也是有问题的。
月经之疾,实则气血之患,映射出身体之整体状况。此中缘由,大抵可归为二途:
其一,月经色如墨,伴以坠痛之苦,血块凝结,经期乳房胀痛,头痛欲裂,性情骤变,易怒易躁,此皆「气血不畅」之征。其影响及于颜面,则毛孔渐粗,肤色斑驳,色斑丛生,犹如岁月之痕,悄然浮现。
其二,月经色淡如水,量少而稀薄,经期腰酸腿软,头晕目眩,乏力无神,此乃「气血不足」之兆。气血之亏,亦显于颜面,皮肤渐黄,失去光泽,紧致不再,犹如秋风中的落叶,尽显凋零之态。
面部之滋养,实乃气血之功。抗衰老之真谛,亦在于调养气血。然气血之养,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之功。
故女子欲求容颜之美,不妨从调经入手,使月经归于常态,气血得以顺畅。
气血既和,则容颜自美,由内而外,焕发青春之光彩。
03调经养颜的「生活处方」
1、记录
①经期之「数据」:女子之月经,周期几何?每次来潮,又持续几多时?卫生巾之用量,是否恒定如一?经血之色,或深或浅,何者居多?更有无血块夹杂其间,此乃不可不察之细节。
②身体之微妙感受:经期之时,女子体力与精力,或有所减损,能否如常工作学习,实乃考验。情绪之波动,是否易躁易怒,亦需留意。夜眠安否?胃口如何?腹部触感,是否寒凉?是否更易感寒冷之气?此等细微变化,皆应记录在案。
记录此等琐事,非但琐碎,实为关心自身之要务。待就医治疗或日常调养之后,再回首观之,必能洞察身体之微妙变化,为健康之路添砖加瓦。
2、经期「四不」
① 不急躁。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女子更需保持内心的宁静,不急不躁,以免气血动荡,运行不畅。早睡觉,养心养肝,方为养生之道。切莫让烦躁的情绪,扰乱了身体的和谐。
② 不贪凉。腹部、腰部、足踝、肩颈,皆需细心呵护,以免寒气入侵,伤及根本。生冷寒凉之物,更是禁忌,它们如同锋利的刀,直接刺向脏腑的阳气。尤其是那些痛经有血块的女子,更应懂得自我保护,在腹部放置暖宝宝或艾叶贴,以温暖宫寒,缓解疼痛。
③ 不吃辣。辛辣食物,犹如烈火烹油,助阳之性过强,易耗气动血。在这本已内热的时期,再食辛辣,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应懂得节制,远离那些刺激之物。
④ 不久坐。久坐如同囚笼,束缚了身体的自由,也阻碍了气血的流通。腹腔、盆腔因此受压,循环不畅。经期的女子,更应走出这囚笼,适当散步、多走动,让气血在身体里自由流淌,减少血瘀痰阻的困扰。这不仅是身体的需要,更是精神的觉醒。
3、食疗
①经前之「益母草鸡蛋汤」,实乃疏通排淤之良方
鸡蛋 1 个,益母草 6 克,红糖适量
【作用】此汤,暖宫祛瘀。益母草,犹如破晓之锋,去瘀生新;红糖,补中益气,活血化淤。与鸡蛋同煮,犹如春风化雨,滋养于内,尤适宜于月经量多色深、经血滞涩难下、夹有血块之女性。其效,犹如利刃断麻,使血脉畅通无阻。
【制法】取鸡蛋、益母草,置于清水中,烈火烹油,继以文火细炖五分钟。而后,取蛋去壳,复入锅中,再续煮五分钟。最后,撒入红糖,待其缓缓融化,火候至此,恰到好处,便可熄火。
【服用】汤与蛋并食,每日一次,月经来潮前三至五日,连续服用。
②经期后喝「五红汤」,帮助补益气血。
小红枣5克,枸杞5克,花生衣1克,生山楂10克,红糖适量,陈皮2克
【作用】红枣,补气养血;枸杞,填精益气;花生衣,养血安神;红糖,滋阴润燥;生山楂,散瘀消食;陈皮,理气和中。六者相辅相成,犹如六龙回日,使气血充盈,适宜于月经量少、色淡、腰酸、乏力之女性。
【制法】将上述药材,一一洗净,置于养生壶中,煮之三十分钟,其香四溢,即可享用。
【服用】代茶饮之,一次一饮,一日一次,月经结束后连续服用一周。
穴位
▌关元:腹部正中线上,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下四
横指之处静卧,此穴乃养护月事之要冲,善用一关元,胜却万金良药。
关元者,小肠之募穴也,男子藏精之所,女子蓄血之渊,其效可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实乃人体之宝藏。
操作方法:
艾灸,灸此穴十五分,体弱者可延长至三十分钟,以肌肤微红为度,火候须得恰到好处,不可过之亦不可不及。
按摩,则以关元为圆心,双手交叠轻按其上,先逆后顺,缓缓揉转三至五分钟,似与体内气血相应和,和谐共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