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眼睛做体操,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护眼方式,在民间很有市场,有米字操、贝茨训练法、飞行员训练法、聚散球训练法等,当然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眼保健操。但其护眼的原理和功效,至今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论。大家都知道身体需要多运动保持健康,那眼睛自然也应该多运动,所以给眼睛做做操,多活动活动,听起来应该是有益的。但这种听起来不错、又解释不清楚的方法,往往会成为不良商家虚假宣传的重灾区。3 ~( s; _- }3 T9 G/ F) G" U, U3 U
贝茨训练法、飞行员训练法是同一类方法,其中包含几个动作,如用手掌做眼周热敷,闭眼沐浴阳光,远眺、近看交替,后来还延伸出来一些手指训练法,其实对应的原理就是改善眼周局部微循环,接受阳光营养和训练调节力(主要是训练负向调节),来达到增视效果。这些训练其实并不是针对真性近视设计的,而是针对调节、融合和集合能力的,对调节痉挛(假性近视)有益。想想道理也不难懂,贝训练法是140年前提出来的,那个年代真性近视的人群很少,而且那时候人们还分不清眼轴/曲率性的真近视和间节烂拿性的假近视。因为对部分人群改善视力的确有效,人们也希望有这种便宜好用的“神技”,所以得以流传。7 A, W/ |1 O- p
对于这类训练法,我们可以作为一种好的眼保健习惯教给孩子,例如下课时,进行一组训练,到教室外沐浴阳光,聚神凝望远处的树叶、楼尖、电线杆,可以有效缓解课堂的用眼疲芽,对近视的盼护的确有帮助。) c4 Y; H3 T! Z# t" B
但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孩子可能经常处于提醒就训练、家长不催就忘记的状态,好像保护的是家长的眼睛而不是他自己的,令人抓狂,这方面医生也很难给予帮助。不过想想成年人自己的一些坏习惯,也可以释然。体检时查出三高,医生会给出减肥的建议,大家也都知道应该多运动,但医生不可能天天盯着大家去做运动,最终真正能把运动变成习惯的人只是少数。有时候去健身房借助健身教练的帮助和督促,倒是个坚持下去的助力。在眼健康领域,也有这样的“健身房”。有一些比较正规的视训机构,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这种凝视望远的习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的。但正规的视训机构并不好找,家长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分辨清楚。正规的机构一定要使用视光语言和理论,进行标准的效果评价(必须包含眼轴),而不是自己建立一套理论去解释作用原理,然后用其独创的方法来评价效果。视训机构要把真正有效的内容传递给孩子和家长,做好孩子的健眼教练,不要故弄玄虚、夸大宣传和轻易否定医生给出的医疗建议。有些机构告诉家长千万不要戴OK 镜,戴了会感染、失明、散光,这就属于拿个别或轻微的并发症吓唬家长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w. R! _9 O, W# r; l+ I3 _4 p
另外,也许是因为很难长期坚持,或是有些方法本身就功效甚微,这些健眼操对近视防控的功效至今没有得到循证医学支持,甚至有些方法,如眼保健操,在大祥本研究中被证明没有起到多少近视防控的功效(刊,所以。: \8 M7 J: h, P( J
对这些方法,眼科医生往往不置可否。考虑到这些方法经济成本很低,还是值得提倡,但不能独自担当近视防控的重任。
" a- P4 C( M! K2 y 还有一类方法,是单纯的眼位训练,如米字操训练法,这里单独拿出来分析一下。1 |7 t- r6 q8 b' f* e
简单的米字操作法,就是双眼向“↖↑↗←→↙↓↘”各个方向来回注视,活动眼球,还有一些辅助的训练灯或者训练棒来指引眼睛运动,米字操原本是一种活动颈椎的保健项目(见图4-37),不知何时被植人了眼保健的概念,变成了眼球的“米”字运动,成了一些科普文章中“飞行员都在用的护眼方法”。这类靠运动眼球来防控近视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没有循证医学证据,也少有眼科医生支持。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类眼肌运动操的原理。
& Y3 ~4 t" x& M& }6 G9 c6 ]
2 }+ w. C* M( ]9 i" f* K1 r) l& L# {
5 U) e! e" o# z' I% N 眼球周围有6条肌肉(见图4-38),它们互相协同,负责控制眼睛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运动,训练的其实不是眼睛本身,而是眼外的这6条肌肉,理论上讲,跟近视是无关的。但之前提到过,眼部的血供情况对眼睛是有影响的,给眼睛供血的血管有一部分(睫状前长动脉)就埋藏在这些眼外肌肉中,在肌肉和眼球的附着点进入眼内,供应眼前段的血液,而晶状体一睫状肌联合体就在眼前段。所以,让眼外肌增加运动,理论上可以改善血供,从这个角度讲,的确可能有帮助。但我们的眼睛本来就是在时刻运动的,几分钟的训练所增加的运动量,对血供能有多大的提升,值得探究。/ z( e2 S; n) {+ g9 \) p; W b' |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眼外肌收缩时对眼球的机械压力。6条眼外肌中,有4条是在前后方向上的,分别叫作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和下直肌,负责这4个方向上的运动,还有2条是垂直于直肌,在赤道部环抱着眼球(见图4-38),叫作上斜肌和下斜肌,负责辅助直肌的运动。直肌的收缩是前后方向的,有轻微缩短眼轴的作用;而斜肌的收缩,是在勒眼球赤道部,会导致前后径(眼轴)轻微增长。有一些不得其法的动眼操,让眼睛向各个方向极限转动,有时上斜肌和下斜肌两条斜肌会同时进行收缩,可能会挤压眼球的赤道部,就像勒葫芦一样,给眼球造成机械性的挤压,从而给眼轴带来不利影响。
' ?8 z e$ A% R2 y 那眼睛往上、下斜肌收缩的反方向看,是不是眼球受到的挤压就小了?是的。但问题是,双眼大部分情况下是同向运动的,左眼看内,右眼就会看外,所以往反方向看也没什么用。最好的眼位,还是注视前方,凝视望遮。靠眼球运动改善近视的说法,很难获得临床的认可。9 b9 S; D6 z: j
) _3 w! L8 H. W+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