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0|回复: 0

近视的分类方法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0

回帖

396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96
发表于 2024-11-12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按近视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近视度小于300度,通常眼底无病理性改变。
2.中度近视。近视度大于300度小于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纹状改变。
3.高度近视。近视度大于600度,常引发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其中大于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叫作恶性近视眼,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


(二)按调节因素分类

1.假性近视,又叫调节性近视,是一种因为调节痉挛或睫状肌痉挛引起的近视。在这种情况下,晶体的凸度始终保持在看近物时的形状,当看远物时,晶体的凸度仍然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状态,导致物像成结在视网膜之前。如果滴用睫状肌麻痹剂,以解除腱状肌痉挛,或采用放松睫状肌的措施,如戴用调节眼镜,晶体状态会有一些改善,甚至可以得到完全纠正。由于这类近视的度数往往不高,一般多发于中小学生中,所以这类近视也被称为学校性近视。一旦调节恰当,这类近视的程度就会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似乎是一种可逆的现象,因此也有人将这一类的调节性近视称为假性近视。
2.真性近视,这种近视检查远视力低于5.0(小数记法1.0),近视力正常,应用近视镜片可以将远视力矫正到正常水平,然而在使用了睫状肌麻痹的药物以后,视力没有改变,近视屈光度数没有改变。这说明眼组织已发生近视性变性或眼轴变长,称为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又分为轴性近视、屈光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
(1)轴性近视:由于眼球的视轴过长而引起的近视称为轴性近视。这类患者的眼球看上去似乎比普通人的大,而且突出,在高度近视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屈光性近视: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内,可是由于角膜或晶体的弯曲度较大或眼的屈光间质密度大而使屈光指数增大,使眼的屈光力增强导致的近视称为屈光性近视。这种近视类型不常见,且会因为屈光间质的某一部分病变而导致屈光指数不一致,造成近视散光。
(3)混合性近视:这种患者在平时表现为近视,当用腱状肌麻痹药物后,近视屈光度数可能会有所降低,远视力有所提升,然而视力无法完全恢复正常,近视屈光度数和近视症状不会完全消失。这说明它既有调节因素,又有眼球近视性器质改变的因素,因此被称为混合性近视。这类近视有一部分属于真性近视,还有一部分是假性近视,因此混合性近视又称为半真性近视或中间性近视。同时,该阶段也是眼睛从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发展的过渡时期。

(三)按性质分类

1.单纯性近视。单纯性近视的患者,一般是在小学阶段发生的,到了他发育成熟后,近视度数基本上也就不会再上升了,所以也叫青少年近视,或青春期近视。这类病人的近视度数通常低于600度,在配了适当的眼镜后,视力通常可以通过矫正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广大的青少年学生中,绝大多数的近视都属于单纯性近视。


2.变性近视。变性近视也叫进行性近视、退行性近视、恶性近视等。这类近视发生的时间比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的度数会不断加深,甚至可以达到2000度以上,同时,眼底经常会发生多种病理改变,即使配了适当的眼镜以后,视力也不会得到满意的矫正效果。所以这类近视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对病人的危害较大。

(四)按发育情况分类

1.先天性近视,是指由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在出生后就有的一种近视眼病。在近视患者中约有5%属于先天性近视。部分病情严重者容易引起眼球多种组织发生病变,所以又叫变性近视或恶性近视。尽管出生时的度数较小,然而其发展的速度很快,往往会发展到1000度甚至更高,而且视力差,即便是配了眼镜也不容易矫正。
2.后天性近视是指在出生以后,主要由于环境因素和后天用眼习惯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近视。近视度数大部分低于600度,成年后一般不会继续发展,或是发展缓慢,视力矫正良好,无或有轻微器质性改变,并发症较少。绝大多数的近视都属于后天性近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20:44 , Processed in 0.0338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