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回复: 0

调治近视的拔罐疗法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0

回帖

396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96
发表于 2024-11-14 23: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古时候称为“角法”,民间俗称为“拔火罐”“拔管子”或“吸筒”,是利用燃烧、加热、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其吸附在皮肤上,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安全无痛苦、疗效显著,所以不仅临床上使用较多,在民间也广泛应用。

    现在常用的罐具主要是玻璃罐、竹罐、抽气罐等。在家庭中进行治疗时,如果没有准备好罐具,可以临时以罐头瓶、茶杯、酒杯等代替,但要注意选择罐口光滑圆整、耐热性好的器皿,以免造成伤害。

1.拔罐常用的操作方法
(1)闪火法
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拔罐方法,一只手用镊子或止血钳夹着酒精棉球,另一只手握住罐体,罐口朝下,将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伸入罐内至罐体底部并马上抽出,然后迅速将罐体扣在所选定的部位,罐体便可吸附在皮肤上。操作时注意不要烧到罐口,以免罐口过热而烫伤皮肤。本法简便、安全,不易造成皮肤烫伤,适用于各种部位和体位拔罐。
(2)投火法
这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在选定的部位。本法在操作时应使罐体横置于身体的侧面,以免棉球或纸片掉落在皮肤上造成烫伤。如果采用平卧位,可以选择稍硬的纸片,卷成纸卷或折成条状,点燃一端,投入罐内,使燃烧的一端朝向罐底,未燃的一端对着罐口,然后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注意拔罐时罐内燃烧后剩余的纸卷(或纸条)的长度应大于罐口的直径,以免烫伤皮肤。本法操作简便、安全,但不适合走罐等手法。
(3)滴酒法
将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可根据罐体的大小决定滴入酒精或白酒的数量,千万不要滴得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烫伤皮肤。将酒精滴在罐的底部然后转动罐体,使酒精均匀地沾湿罐底内壁,不要沾到罐口上,用火点燃,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
(4)架火法
用不易燃烧及传热、直径小于罐口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放在选定的拔罐部位,将酒精棉球或95%的酒精数滴放在里面,点燃后迅速将罐体扣在其上。操作时应注意酒精棉球不要过大,酒精不应过多,以免燃烧时滴到皮肤上,扣罐时注意不要将瓶盖或酒盅碰翻,以防烫伤皮肤。本法取材方便,不易烫伤皮肤,但只适用于在固定部位拔罐,不适用于其他手法。
(5)贴棉法
取一小块直径1~2厘米的棉片,不宜过厚,蘸上适量95%的酒精,酒精不要过多,以免燃烧后流到罐口或皮肤上,造成烫伤。将棉片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点燃后立即扣在所选定的部位上。操作时手法不要过重,以免酒精棉片脱落而烫伤皮肤。
(6)水煮法
将水加入铝锅或陶瓷锅中煮沸,放入竹罐,煮3~5分钟;用镊子或筷子将罐夹出,把水甩干净,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将水吸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热气;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稍加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根据病情也可采用药液煮罐,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放入药液中煮一定的时间后,用镊子取出,按上法进行拔罐操作。本法温热作用好,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用不同的药物,但操作技巧不容易掌握。
(7)抽气法
这是直接抽出罐内空气以形成负压的一种方法,将罐口紧按在选定的部位,然后根据抽气罐的不同类型,用注射器、负压枪、抽气筒或排气囊等将罐内空气抽出,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本法使用方便,不用点火,不会引起烫伤,罐内负压的大小可以调节,但无温热感。

2.拔罐的不同手法
(1)留罐法
本法又称为坐罐法,是最常用一种拔罐手法,是将罐体吸拔在选定的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手法。留罐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拔罐的部位以及火罐的吸力等因素来确定,一般留置10~30 分钟。火罐吸力较强时,留罐时间应适当缩短;拔罐部位肌肉较少时,留罐时间应适当缩短,以免因时间过长而损伤皮肤。
(2)闪罐法
本法是将火罐吸拔在选定部位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为止,是一种常用的拔罐手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局部皮肤反复地进行吸紧和放松的物理刺激,从而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局部肌肤麻木、酸痛,肌肉萎缩以及面部拔罐治疗。在使用闪罐法时,由于反复吸拔,需要使用闪火法操作,所以应注意罐体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可以换另一个火罐继续操作,以免烫伤皮肤。
(3)走罐法
本法又称为推罐法、运罐法、行罐法、滑罐法,是指将罐吸拔在皮肤上并来回移动的一种拔罐手法。先在施术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润滑油,然后将罐吸拔在皮肤上,用手握住罐体,稍倾斜,前面罐口稍向上提起,后面略向下按,根据需要在皮肤上沿不同方向移动,至皮肤潮红或瘀血为止。这种手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而平整的部位,如脊背、大腿等。走罐法操作时应选用玻璃罐或陶瓷罐,罐口要平滑,以免损伤皮肤。走罐速度的快慢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状况确定,罐内负压不要太大,以免走罐时过于疼痛。
(4)药罐法
本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以发挥拔罐和药物的综合作用,从而提高拔罐的疗效。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竹罐加中药一同煮后进行拔罐,这种方法比较常用,所用的药物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常用于风寒湿痹等证;另一种是在罐内装入1/2~2/3的药液,然后用闪火法或抽气法将罐吸拔在选定的部位。
(5)针罐法
本法是针刺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以发挥针和罐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具体方法是:先将选定的部位或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毫针针刺后留针,然后以针刺点为中心,在针上拔罐,留罐 10~20分钟后起罐起针。这种方法一般选用玻璃罐,这样可以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最好不要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针罐法,如果需要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因罐内的负压或罐底的撞压而使进针的深度加深,从而引起气胸。
(6)刺络拔罐法
本法又称为刺血拔罐法,是刺血后再进行拔罐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先对选好的穴位或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或用梅花针叩刺,然后在该部位拔罐,拔出一定的血液,一般留罐 5~10 分钟。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擦净血迹。使用这种方法时最好选用玻璃罐,这样可以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以便掌握出血量。

3.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所选场所应空气清洁,室内温暖、避风,防止患者受凉。拔罐后要覆盖衣物以保暖。
(2)患者应选择一个适当的体位,既感觉舒适,又方便拔罐。在拔罐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以免火罐脱落。
(3)拔罐前应检查所用罐具,是否边缘光滑,没有破损,以免造成损伤。
(4)拔罐的部位一般应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没有关节凸凹的部位,拔罐前最好先洗净擦干。
(5)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肌肉丰满、平坦之处用大罐,部位较小、肌肉较薄、皮下脂肪较少之处用小罐。
(6)拔罐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7)拔罐时要做到稳、准、轻、快。
(8)拔上火罐后,如果病人感觉灼痛、难受,可能是吸拔的力量过大,应起罐后重新拔罐。
(9)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应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食指压住罐口边上的皮肤,让空气进入罐内,使罐体自然脱落。
(10)如果发生晕罐现象,立即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也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
(11)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失之前,一般不应再在原处拔罐。
(12)拔罐后如果皮肤出现损伤,可用紫药水外涂;如出现水泡,小的不需要处理,但要防止擦破以免发生感染;大的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泡中的液体,并涂上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

4.拔罐疗法的禁忌证
(1)本身凝血机制不好,有出血倾向或损伤不易止血的患者,比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以及咯血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
(2)局部皮肤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者不宜拔罐。
(3)体表大血管处、颈动脉搏动处、心尖搏动处及瘢痕处不宜拔罐。
(4)骨骼凸凹不平以及毛发过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5)全身枯瘦、局部皮肤失去弹性、极度衰弱者、儿童及老人不宜拔罐。
(6)皮肤严重过敏或患有疥癣等皮肤传染病的患者不宜拔罐。(7)中、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衰,肝硬化腹水,严重的浮肿或水肿患者不宜拔罐。
(8)全身剧烈抽搐、精神病发作期、高度神经质、狂躁不安者以及各种原因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5.调治近视的拔罐方法
方法一
【取穴】太阳、风池、印堂、肝俞、肾俞、心俞、胃俞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周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方法二
【取穴】阳白、四白、丝竹空、肝俞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天1次。
方法三
【取穴】心俞、膈俞、攒竹、太阳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方法四
【取穴】臂臑、足三里、光明、三阴交、肝俞、肾俞穴。
【操作】光明穴采用闪罐法,反复吸拔10余次;臂臑、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留罐法,留罐10分钟左右;肝俞、肾俞穴采用走罐法,至局部出现暗紫色瘀斑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方法五
【取穴】肝俞、肾俞、风池、太阳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分钟,每日1次。
方法六
【取穴】太阳、风池、印堂、肝俞、肾俞、心俞、胃俞、胆俞穴。
【操作】太阳、风池、印堂穴采用留罐法,用闪火法将小号玻璃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起罐后再在背部膀胱经走罐5分钟,然后将中号玻璃火罐吸拔在上述背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周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17:12 , Processed in 0.0270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