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痹症,中医称之为胸痹。痹者,阻塞不通也,不通则痛,而心血管的不通,不仅会痛,还会要命。
医案
有这么一个患者,45岁,大腹便便,三年前确诊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他可是拼尽全力地熬过了两次漫长的医院生活,可病情并无多大好转。
每到晚上,他就会感到胸口疼得要命,心跳加速,连喘口气都费劲儿。有时候就好像被人勒住脖子,让他感到窒息,全身冷汗直冒,他甚至觉得自己快不行了,那种濒临死亡的恐惧感让他不寒而栗。他来我的诊室的时候,让我看了他的脖子,脖子上的血管跳动很明显,让他心慌意乱,胀痛难忍。 我给他把了脉,看了舌头,发现他的情况是因为体内的水分太多,心脏的阳气被堵住了,压迫到了心脏,血液流通不畅造成的。这就是中医说的“水气凌心”。
我给他开了一副中药,里面包括茯苓、桂枝、白术和炙甘草。他吃了一阵子后,病情有所缓解。我又根据他的具体情况,稍微改了改药方,继续给他吃药。这个病人的身体状况主要是因为心、脾、肾三个器官的阳气不足,导致身体里的水分不能变成气体,而是堆积在身体里,形成了痰饮。这些痰液往上走,不受控制,堵塞了血管,引发了各种心脏病的症状。
可以帮助他排出多余的水分,增强脾胃功能,是这个药方的主角。桂枝能温暖心脏,降低血压,消除体内的寒湿,也是这个药方的重要成分。桂枝和茯苓搭配使用,既能温暖身体,又能控制体内的水分,既能排水,又能恢复心脏的健康。白术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帮助茯苓更好地发挥作用;炙甘草可以温暖肠胃,帮助桂枝更好地保护心脏。这四种药材相互配合,就能达到温阳化水、活血化瘀的目的,从而缓解心脏病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患者的心脏病终于得到了控制。他不再感到胸口疼痛和呼吸困难,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许多
中医对冠心病如何辨证施治的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良方有太多,每个冠心病人适合什么方子,要首先经过一个重要步骤:辨证。门诊上经常有患者会直接跟我说,“大夫,你给我开个冠心病的好方子吧,我就按照这个来。”可是,同一种病,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的药物也是不同的。同样的药物,用量和搭配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处方,那就像是在刻舟求剑,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药方呢?关键就在于辩证。只有辩证准确,开出的药方才会有效。辨证准确是开方有效的前提。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位患者患有冠心病,同时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慢性病,那么我们在给他开处方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改善他的心脏病症状,还要兼顾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方面的需求。
而且,即使是针对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也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等细节。所以患了冠心病看中医,最重要的是医生辨证准确。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茶饮方
最后,分享一个适合冠心病患者适用的茶饮方: 麦冬生地茶:配方:以麦冬、生地各30克,水煎代茶饮服。功效:不仅有明显的清热养阴生津作用,而且具有益精阴、补气和养心功效。另也有助于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