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看着自己头顶的日渐稀疏,忍不住大喊一句:“为什么!我年纪轻轻就秃了!”
脱发去西医医院治疗给出最常见的诊断就是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多见于男性,多为发际线上移、头顶头发脱落。女性症状较轻,常仅为头顶头发变稀疏。常见类型有M型与O型脱发。
当头发出油较多、油腻,头发慢慢变得细软易掉甚至变成汗毛,就要注意,这可能就是脂溢性脱发的征兆。西医治疗多为口服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等,易有副作用且停用后多会反弹。
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脱发方法多样,注重标本兼治,从整体上调节,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方面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1.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头发生长,包括针刺、梅花针等多种疗法,频率为每周1至2次,时间约为2至3个月,可见显著疗效。
宋女士,女,25岁,头发逐渐稀疏多年,西医诊断为脂溢性脱发,曾外用米诺地尔,然停用后再次脱发。针刺头部配合梅花针等治疗3月,效果显著,头顶有细碎新发长出,效果持久无副作用。
2. 自我按压
对下述穴位进行按压,每穴按50下,以自觉酸胀为度。每天按压这些穴位有助于头发生长的同时也能安神定智,活血通络,保养身心。
(1)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可祛风活血止痒,疏利头部脉络,促进头发再生。按揉风池穴时,可扩大范围,由该穴向风府穴(在颈后部,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按揉,二穴正中有奇穴“生发穴”,按揉可兼有三穴功效。
(2)生发穴
生发穴,位于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顾名思义乃促进头发生长的穴位。
(3)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便取穴为两耳连线的中点处。百会穴为手三阳、足三阳、督脉和足厥阴交会之处,百病可治,故名百会。
(4)四神聪
四神聪,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
(5)角孙穴
角孙穴,位于耳朵后面与耳尖齐平的四陷处。经常按压角孙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两侧头发的生长。
(6)头维穴
头维穴,位于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即在头角入发际处,为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以及足少阳胆经交汇处,按压此处可促进头部两侧头发生长。
除这些穴位以外还包括翳风、神庭、足三里、血海等等一些穴位,均可进行自我按压。
3. 中药内服
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进行开方,常见的证型包括肝肾不足、痰湿内蕴、血虚风燥等.
常用到的生发中药有何首乌、菟丝子、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侧柏叶等,煎制汤剂口服,以达生发乌发目的。
4. 中药外治
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外洗、湿敷、外擦及熏蒸,酊剂,软膏,油剂等,具有“简、便、效、廉”等优势。外治与内调相互配合为宜。
养生之道,始于足下,终于头顶。
中医养生,从“头”开始,让你的秀发不再凋零。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