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回复: 0

近视发病机制——巩膜缺氧学说

[复制链接]

307

主题

0

回帖

1030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030
发表于 2024-8-21 15: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当前广泛推广的红光治疗、雾视治疗、周边离焦等高科技手段,近视防控领域取得巨大突破,越来越多的孩子近视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逆转,这主要得益于我们针对近视病因进行的阻断。导致近视的主要病因有两个:一个是“近”,一个是“暗”。周翔天教授团队最新提出的巩膜缺氧学说,从根源上解释了近视的发病机制。现在,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巩膜缺氧学说。


什么是巩膜缺氧学说?
近距离工作等诱导近视的视觉信息可通过破坏视网膜多巴胺内稳态,引起脉络膜血流减少使巩膜缺氧,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最终形成近视。

为什么巩膜缺氧可导致近视形成?
巩膜缺氧会促进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抑制胶原合成导致近视形成;缺氧还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浸润、分泌MMP-2促进胶原降解导致近视。巩膜缺氧是细胞外基质重塑形成近视的触发因素,所以巩膜缺氧可作为治疗近视的干预靶点。


巩膜为什么会缺氧呢?
从眼球的解剖生理来看,巩膜是致密的结缔组织,本身的血管比较少,而脉络膜是丰富的血管网构成。在生理情况下,脉络膜给我们视网膜外层供氧,同时脉络膜也给我们的巩膜提供氧气。当我们的脉络膜血流减少的时候,就会引起巩膜的缺氧。

哪些情况脉络膜血流会减少?
目前我们拥有高速、高分辨OCT,开发了脉络膜血管成像算法,可以分离出视网膜血流信号和脉络膜血流信号。我们通过试验观察到,在对动物近视诱导的过程当中,发现脉络膜血流是减少的;不同年龄段的屈光参差患者,我们发现近视度数高的眼睛脉络膜血流减少;另外,研究也发现在近距离工作的时候,脉络膜血流也是减少的。

视网膜多巴胺系统调控近视形成
多巴胺是视网膜内重要的神经递质,近视诱导过程中,视网膜多巴胺代谢素乱。激活多巴胺D1受体可以抑制近视,激活多巴胺D2受体可以促进近视。
总结
异常的视觉刺激信号,比如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导致视网膜多巴胺内稳态失衡,从而导致脉络膜血流减少,进而巩膜缺氧、细胞外基质减少,眼轴异常增长。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有帮助,请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6 03:13 , Processed in 0.0288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