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4|回复: 0

眼屈光学——眼屈光系统

[复制链接]

307

主题

0

回帖

1030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030
发表于 2024-9-26 1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vender 于 2024-9-26 19:04 编辑

眼四大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一、角膜
1.角膜:位于眼前1/6,稍向前凸。占眼球总屈光的3/4。
2.角膜中央部最薄,约为0.6mm。
3.成年男性角膜横径平均值为11.04mm,女性为10.05mm,垂直径平均男性为10.13mm,女性为10.08mm。
4.角膜特点:角膜除具有屈光功能,还有透明性(角膜无血管)、代谢性、敏感性 、修复性 。
二、房水
房水:分前房水和后房水,房水是无色透明液体。
房水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被虹膜分隔成前房水和后房水。前后房水通过流通来维持眼压。
房水特点:房水在生成和排出过程中起着:1.维持眼压作用;2.供给相邻眼组织营养、配合代谢作用;3.是眼球屈光介质之一。
三、晶状体(如图2)
1.晶状体呈现双凸透镜状,位于虹膜的后方,无色透明,无血管,具有弹性,属于眼屈光系统之一。
2.结构:晶体囊、晶体皮质、晶体核。晶状体与睫状肌之间有悬韧带相连(如图3所示)。
3.调节作用
晶状体可随睫状肌活动,使悬韧带拉紧或放松,从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聚焦点,以变换眼的屈光力。(如图3)眼睛望远时,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调节放松,晶状体扁平(变薄)。这时眼睛处于休息状态;当眼睛看近处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调节紧张,晶状体变厚,这时眼睛处于工作状态。这一现象使人眼在近距离工作太久后会导致“视疲劳”。
4.晶状体随年龄变化
在青少年及年轻时期人们的晶状体弹性极强,看远看近时晶状体变薄变厚速度较快(眼调节灵活),当人年龄到了四五十岁以后,由于晶状体老化弹性减弱(眼调节减弱),可塑性下降,近点远移看近或小字不清,俗称“老视眼”。这一现象就是“老视眼”的形成。
5.白内障
白内障:是晶状体不透明导致。有老年白内障,眼外伤导致白内障以及先天性白内障。
眼外伤导致白内障要及时进行手术。
老年白内障是单眼视力低于0.3或视力逐渐减退就要考虑进行,手术更换人工晶体。做白内障手术是在角膜与巩膜连接的颞侧9~10点钟方向,与虹膜平面平行处切3~3.2mm开口,再将晶状体内的乳液乳化后吸出,用注射管将人工晶体推进放置。白内障手术正常时间单眼为10~20分钟,术后多数患者视力较为理想。
注:个别老年白内障初期,患者有轻度近视,近视不需要戴老花镜。如患者口述之前有戴老花镜病史,几年后突然发现看近不戴花镜视力清晰,而看远不清。遇到这类患者验配远用近视眼镜,且近视度数在-2.00D左右。此类患者可能有白内障初期形成。

四、玻璃体
玻璃体是填充于晶状体于球壁之间的无色透明胶质物质。具有屈光作用,并可支撑视网膜。
玻璃体占眼内最大容积的组织结构,是透明的胶状物体,含有大量的水分,约占98%。由于玻璃体内无血管,其营养代谢通过临近组织供给完成。
玻璃体特点:(1)在眼中起透明介质作用,可减少光的干涉;

                   (2)促进眼球生长发育;
                   (3)起缓冲保护作用;
                   (4)物质储备作用。
部分高度近视患者可能引起“玻璃体液化”,或导致视网膜“脱落”,故高度近视患者应减少“剧烈”运动,以防此事件发生。
飞蚊症
飞蚊症:飞蚊症是玻璃体浑浊后不透明导致,这种浑浊物会在玻璃体内漂浮游离,当人们对着白色物体注视,会发现有不规则的影子在眼前“游离”。
飞蚊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发生在五六十岁以上或高度近视群体,近几年笔者经常发现十多岁的青少年也会有此现象发生,还不确定发病的真正原因。有学者认为是长期过度用眼或睡眠不足导致。
飞蚊症有的发展很慢或不发展,也有部分发展较快,目前部分症状可控。
五、眼部相关知识
虹视:虹视属于低压青光眼,观察灯泡有“彩虹”现象故为虹视。或角膜营养不良,或隐形眼镜诱发的角膜水肿。
夜盲症:夜盲症是指在晚上视力太差,特别是傍晚视力明显减退。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维生素A缺乏,而导致杆体细胞功能低下无法对暗环境识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6 03:09 , Processed in 0.0274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