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俞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操作】直刺0.5~1寸。
足三里
【位置】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操作】直刺1~2寸。
养老
【位置】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
【解剖】左尺骨背面,尺骨茎突上方,尺侧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布有前臂背侧动、静脉的末支,腕静脉网;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支正
【位置】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阳谷穴上5寸。
【解剖】在尺骨背面,尺侧腕伸肌的尺侧缘;布有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内关
【位置】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操作】直刺0.5~1.0寸。
阳白
【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操作】平刺0.3~0.5寸。
丝竹空
【位置】眉梢处的凹陷中
【解剖】皮下为眼轮匝肌,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的分支。
【操作】平刺0.5~1寸。
光明
【位置】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操作】直刺1~1.5寸。
三阴交
【位置】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操作】直刺1~1.5寸。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操作】斜刺0.5~0.8寸。
神门
【位置】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解剖】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操作】直刺0.3~0.5寸。
太冲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解剖】拇长伸肌腱的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动脉,布有跖背神经。
【操作】直刺0.5~0.8寸。
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
【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上明
【位置】眉弓中点,眶上缘下。
【解剖】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眶上动脉,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分支。
【操作】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
眶八穴
“眶八穴”是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而发现的新穴位。“眶八穴”是由眶缘上四眶角点和四眶缘中点八个刺激点组成,故称“眶八穴”。这八个刺激点,沿眶壁刺到球后的眶上裂和眶下裂交会处,直抵鞍背和鞍旁附近。
“眶八穴”由上穴、下穴、内穴、外穴、内上穴、内下穴、外上穴、外下穴组成。眶缘近似于圆角方形,内侧缘中点和眶缘四角即是穴位。内侧缘中点为“内穴”,外侧缘中点为“外穴”,上缘中点为“上穴”,下缘中点为“下穴”,眶缘四角为四个穴,鼻侧上角谓“内上穴”,鼻侧下角谓“内下穴”,颞侧上角谓“外上穴”,颞侧下角谓“外下穴”。以下将其定位分述如下。
外下穴
【位置】颞侧下角。
【操作】以上八穴操作均同,即从眶缘内进针沿眶壁或眶角壁刺入,沿眶壁直达眶尖,成人深度45~50mm;小幅度提插或不提插,多捻转,得气后即可出针,也可留针20~30分钟。
正光1
【位置】位于眶上缘外3/4交界处,即攒竹与鱼腰穴之间,眶上缘下方。
【操作】用梅花针在穴位表皮的0.5~1.5cm直径范围内,均叩打 20~50下。或将梅花针按晶体管医疗仪通电,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正光2
【位置】位于眶上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即丝竹空与鱼腰穴之间,眶上缘下方
【操作】同正光1
慧光
【位置】患者平卧头侧转,在颈部侧后方,沿环状软骨向后划一水平线和耳后乳突的垂直线相交处。
【操作】直刺3分,平补平泻不留针,使针感达同侧颞颥部及眼眶。
明察
【位置】外踝上八寸,靠腓骨前缘。
【操作】直刺1~1.5寸,留针10~15分钟,使针感达下肢外侧。
消翳
【位置】在眶外缘中点下方2分。
【操作】患者平卧,针从眶外缘下方,眶缘与眼球之间垂直刺入,针尖向后、向内、稍向上刺入,针体与眼球相贴深1~1.5寸,12~14岁刺入1寸,留针10~15分钟,每隔5分钟轻捻1~2圈使针感达整个眼眶。
鱼腰
【位置】眉毛正中处。
【解剖】在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的分支。
【操作】直刺0.1寸或用提捏进针法,可沿皮向左右两旁刺人,透至攒竹或丝竹空,进针0.5~1寸。针感: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眼球发胀,或向左右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