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0|回复: 0

中医治失眠,分型疗效好

[复制链接]

303

主题

0

回帖

96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63
发表于 2025-2-20 17: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容易 于 2025-2-25 14:47 编辑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
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症状
表现为入睡困难(成人入睡潜伏期超过 30 分钏)、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
醒次数≥2 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 6.5 小
时),症状每周至少出现 3 次,并且必须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或日间的痛苦体
一、中医内治法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围,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为。调理脏腑,使气
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为本病治疗原则。
中华医学会《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 版)》(以下简称《指
南》)认为“中成药单独或联合其他治疗可显著地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失
眠患者,可考虑中成药单用或联合其他治疗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根据所属证
型选用中药及中成药”。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肝郁化火型:主要表现为失眠,烦燥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
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当以疏肝泻热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取龙胆草、通草、甘草、竹叶各 5 克,
黄芩、栀子、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茯神、香附、郁金各 10 克,水
煎服,每日 1 剂(下同)。
2.中成药可选用丹栀逍遥丸,或左金丸,或清火栀麦丸等,口服。

痰热内忧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咳嗽,痰多胸闷,恶食暖气,吞酸恶心,心
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当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取半夏、陈皮、竹茹、茯苓、枳实、珍
珠母、黄芩各 10 克,竹叶、黄连各 5 克。
2.中成药可选用橘红丸,或川贝枇杷膏,或枇杷叶膏,或麻杏甘石合剂,或
鲜竹沥、或复方鲜竹沥,或蛇胆陈皮散等,口服。

饮食积滞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浊,
脉滑,当以消食导滞,和胃安神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保和丸加减,药取山楂、神曲、半夏曲、陈皮、茯苓、莱菔
子、连翘、远志、柏子仁、夜交藤、 炒二芽、竹茹各 10 克。
2.中成药可选用山楂丸,或枳术宽中颗粒,或朴实颗粒等,口服。

阴虚火旺型: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
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当以滋阴养血,清心安神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药取熟地、枣皮、山药、茯
苓、泽泻、牡丹皮、黄芩、芍药、阿胶(另煎)、鸡子黄各 10 克,黄连、
肉桂各 5 克。
2.中成药可选用二母丸,或百合固金口服液,或知柏地黄口服液等,口服。
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
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当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治:

心胆气虚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
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当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药取党参、茯苓、茯神、远志、
龙齿、石菖蒲、酸枣仁、知母、川芎各 10 克,炙甘草 5 克。
2.中成药可选用安神补脑液,或脑宁糖浆,或复方枣仁胶囊,或灵芝胶囊等,
口服。

脾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实,失眠多梦,精神疲惫,头昏,气短,乏
力,记忆力差,面色苍白,对一般事物不感兴趣,生活缺乏热情:性欲减退,
阳痿早泄,滑精:舌质淡红,脉细弱。当以温阳健脾,补肾涩精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药取生地黄、山药、枣皮、茯苓、牡丹皮、
泽泻、车前子、牛膝、桂枝、附子、远志、枣仁各 10 克。
2.中成药可选用济生肾气丸,或阳和丸等,口服。

​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头痛,头痛定时,活动则加剧,肢体麻木,
舌苔薄白,舌质瘀暗、脉弦。当以活血化瘀、理气行滞为治:
1.中药口服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药取川芎、羌活、白芷、荆芥、防风、远
志、夜交藤、枣仁、桑枝各 10 克,薄荷、炙甘草、细辛各 5 克。
2.中成药可选用川芎茶调颗粒,或正天丸,或脑血康滴丸,或三七片,或复
方丹参片,或血府逐瘀口服液等,口服。

二、中医外治法
《指南》认为“中医外治法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如指压法、穴位按压、
穴位注射、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贴、药枕疗法、中药足浴、推拿等能有
效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确的不良反应”。介绍几则,供选用。
1.药艾条灸涌泉方:药艾条 1 根点燃,于每晚睡前对准涌泉穴灸治 20 分钟,
以患者感觉局部有温热感,皮肤红润为止(施灸时防止烧伤)。10 天为1
个疗程,中间可休息2~3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
灸治后配合热水泡脚,效果更佳。可交通心肾,宁心安神,温阳健脾。
2.灯芯枣仁枕疗方:灯芯、枣仁各 100 克,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作为枕
芯,每晚作枕用,每月更换 1 次药物,连续 2~3 月。可清心除烦,养肝安
神。
3.酸枣仁贴脐方:酸枣仁 10 克,择净,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
痛膏固定,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 1 换。可养心益肝安神。
4.黄连肉桂敷足方:黄连 3 份,肉桂 1 份。将诸药择净,共研细末备用。每
取适量,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
每晚 1 次。可交通心肾。
5.二叶楂曲足浴方:橘叶、紫苏叶、焦山楂、六神曲、远志各适量。将上药
择净,同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 5~10 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
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晚 1 次,每次 15~30 分钟,每日 1 剂。可和胃化滞,
宁心安神。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6 00:46 , Processed in 0.0303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