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视眼会遗传吗?# t+ G" G. K3 x: y/ U1 x& `- K" `
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M3 Y' F0 Y8 Q& ~
单纯性近视是由遗传、发育、环境、用眼行为等多种因素形成。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原因以环境因素为主,遗传因素占一部分。人们都知道孩子的身高、脸型与父母遗传相关,由此推断,近视的父母有遗传风险。研究发现,父母近视的儿童发生近视的风险会明显增大,而且与父母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父母近视度数越高,遗传的风险越大)。目前也有较多近视相关遗传学研究认为,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近视的父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特别是高度近视。因此,近视的父母更应该注意孩子要避开容易引发近视的环境因素,提前预防。从幼儿开始每年不少于2次的“三查”。“查”孩子裸眼视力;“查”孩子远视储备;“查”孩子眼生物参数。预判眼轴发育情况,做到近视“早发现,早预防”。( A' [# R1 y* A7 I) D' M
2、父母都是近视,孩子一定会近视吗?0 t" {' U; w$ |
父母都是近视,孩子不一定近视。$ m" ]; D2 { c
一般儿童青少年近视多数以单纯性近视为主。与遗传因素相比,环境因素是引发近视的主要原因。儿童青少年近视有一部分与遗传相关,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近视,那么孩子近视发生的风险会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要大一些,但并不代表父母都是近视,孩子一定会近视。
: C. s: N- R7 g3 a6 D, J( f3、父母都不是近视,孩子还会近视吗?" ?+ T4 }4 J6 @+ B3 V
父母都不是近视,孩子会近视吗?不一定!
' J0 s& Z7 g& |1 D$ X孩子会不会近视我们要看孩子的“远视储备”;还要看孩子平时阅读或写字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还要看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够多,有没有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还要看孩子是否不玩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p# w) A' b8 v7 K
总之,孩子是否近视是由多个因素形成的。归纳为三点:远视储备是否正常;近距离用眼行为是否良好;户外活动是否足够。
" ?3 ~3 t- v! e大家通过前几节的学习,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儿出生时是远视眼,远视度数是200~300度(+2.00D~+3.00D)。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远视度数会缓慢下降,如果到了成年以后,还会有50度(+0.50D)左右的远视度数,也就是还有“远视储备”值50度(+0.50D),将来一般不会发生近视。如果在发育的过程中,远视度数较低或远视度数降低太快,度数降低到正视状态。比如孩子在七八岁时,远视度数为“0”,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的“远视储备”提前“消耗”完了,这个孩子以后近视的可能性较大。( @) i" S ^# P& K
在眼球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比如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户外活动少、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等)和遗传因素为眼球从远视状态向近视状态转变的重要因素。孩子将来会不会出现近视取决于孩子的远视储备和眼球发育的快慢。远视储备值高的孩子不容易近视,而远视储备值低的孩子更容易发生近视,遗传因素只是近视的一个相关因素。因此,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也有可能会发生近视。0 D' u' m2 T, E5 l1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