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回复: 0

眼屈光学——调节的光学作用

[复制链接]

307

主题

0

回帖

1030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030
发表于 2024-9-30 12: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调节定义

1.正视眼调节:人眼在变换注视远、近物体时,晶状体屈光能力改变的现象称眼调节。
2.屈光不正者:为了使能看清远点以内物体,必须自动改变或增加眼的屈光力量,使焦点移至视网膜上,才能看清物体。
二、调节的光学作用
1.眼调节的光学改变
调节时还发生其他光学改变。由于调节时结点前移,结点处物体所对视角增大,随之物像增大。另由于调节时晶状体的改变和瞳孔的缩小,会引起光轴的细小变化和眼轴的轻度外移。
2.调节的范围与幅度
(1)调节远点:眼不使用调节时(睫状肌休息或完全麻痹),能看清最远处物体的位置称为远点,光学上是指在视网膜黄斑共轭的物像空间的某一点。
正视眼: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因此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
近视眼: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因此,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假设一点)点。
一般认为正视眼发远点在5m以外,近视眼的远点在5m以内,而远视眼在眼前没有远点。
远点(m)=1/近视屈光度
(2)调节近点:当眼球使用最大调节(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时,所能看清最近物体所处的位置称近点。
调节近点的测量方法:患者如有屈光不正,先进行矫正,令患者在40cm注视近用视力表,以最佳视力上一行为注视目标,将视力表由远慢慢向眼前移动,移至目标模糊,测量视力表到角膜顶点的距离即为调节近点。测量近点可单眼也可双眼进行。测得调节近点即可计算出最大的调节力(绝对调节力)(D)=1/近距离(m)。
如:测得视标模糊的近点距离为12cm,求:调节力多少?
解:已知近点距离为12cm。换算0.12m,代入上述公式,调节力=1/0.12=8.3D
答:调节力为8.3D。
(3)调节范围:远点与近点之间的任何距离均能运用调节达到看清目标。
(4)调节幅度:通过测量被检者的调节幅度,并根据:
①最小调节幅度公式=15-0.25×年龄;
②最大调节幅度=25-0.4×年龄;
③平均调节幅度=18.5-0.5×年龄
评估被检者的调节幅度是否存在异常。
注:调节幅度≥15-0.25×年龄,调节幅度正常值在视功能章节中有表格查阅。
3.调节与集合应用:近视眼集合大于调节,易产生外斜视。远视眼由于过度调节,调节大于集合,易形成内斜视。
4.远视眼
(1)轻度远视者因比正视眼稍多用调节力,可得到良好的远近视力,没有任何疲劳症状,只是老花年龄可能提前出现。中度远视在35岁前调节力较强,尚无症状,但到35岁后剩余调节力减少,看远还好,部分人看近时剩余调节力不足全部调节力的1/3,易发生视疲劳。年龄再大看近不清,到老年时则远、近视力均减退。
(2)轻中度远视,甚至少数正视或近视,如看近过多若产生调节痉挛,其看近视力虽好,但当看远时,由于调节不能放松,使看远视力不佳,即为视疲劳症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23:58 , Processed in 0.0312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