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7|回复: 0

调治近视的刺血疗法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0

回帖

396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96
发表于 2024-11-14 23: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刺血疗法,也称为刺络疗法,是利用三棱针等工具刺破人体的一些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刺血疗法是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方法,在民间流传比较广泛。

  刺血疗法的工具可以采用三棱针、粗毫针、梅花针、注射用针头、手术刀片或缝衣针等。

1.刺血疗法的常用手法
(1)点刺法
先在施术部位上下推按,促使局部充血和络脉怒张,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针迅速刺入约0.5分深,立即出针,轻轻挤压,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2)挑刺法
对施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一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使皮肤固定,另一手持针将表皮纵行挑破3~5毫米,然后再深入皮下,将白色纤维组织挑断。一般不出血或略有出血,用碘酒消毒后,敷盖消毒纱布。
(3)密刺法
对施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或用梅花针叩打局部皮肤,使之出微量血,也可加拔火罐。

2.刺血疗法的注意事项
(1)施术前要对针具、施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感染。(2)施术时动作要快,手法要轻。
(3)使用刺血疗法时,针具刺入不要太深,创口不要太大,出血量不要太多。
(4)施术时要避开动脉,如果不慎将动脉刺破,可用消毒棉球按压在局部以止血。
(5)施术时要避开高度曲张的静脉和静脉大血管。
(6)局部出现血肿时可立即用手挤压或用火罐吸拔使出血,也可用热敷促使其吸收消散。
(7)在使用刺血疗法过程中,如果发生晕针现象,立即让患者平卧,多饮开水,对于严重者可用毫针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
(8)刺血后出现疲倦乏力,轻微的头晕、头痛等症状,属正常现象,一般1周后可自行消失。
青少年近视中医疗法
(9)刺血后应安静休息,不要过于劳累、饥饿、暴怒、惊恐,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10)刺血后不要接触冷水,注意保暖。

3.刺血疗法的禁忌证
(1)患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不宜使用刺血疗法。
(2)患有贫血、低血压者,不宜使用刺血疗法。
(3)施术部位皮肤有感染、溃疡、冻伤等病变时,不宜使用刺血疗法。
(4)患有传染病的人不宜使用刺血疗法。
(5)体质虚弱者一般不宜使用刺血疗法,如果使用,出血量应少。
(6)孕妇、产后及月经期间要慎用刺血疗法。
(7)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刺血疗法。
(8)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及晕车者不宜进行刺血疗法。

4.调治近视的刺血方法
方法一
【取穴】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太冲穴。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点刺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挤出血液2~3滴;点刺太冲穴出血,挤出血液3~5滴,每周1~2次。
方法二
【取穴】脊柱两侧、眼区、前额区,重点刺激颈一颈,及其两侧。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采用轻刺法或中刺法,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2遍,重点刺激颈一颈4及其两侧5行5遍,然后对眼区、前额区作局部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三
【取穴】风池、大椎、攒竹、太阳、丝竹空、四白、内关穴。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以中等强度叩打所选穴位,每次每穴叩打7~9下,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方法四
【取穴】眼区周围、颈椎两旁至大椎穴。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叩刺,眼区周围由内向外圈轻叩刺3~5遍,颈椎两旁至大椎重叩刺5~10遍,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五
【取穴】正光,(位于攒竹与鱼腰穴之间中点,即眶上缘外3/4与内 I/4交界处,眶上缘下方)、正光位于丝竹空与鱼腰穴之间中点,即眶上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眶上缘下方)。
【操作】患者两眼自然闭合,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在穴位表皮上0.5~1厘米直径范围内,开始时每个穴位均匀叩打20下,以后可增加到40~50下,频率70~90次/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休息半月后再继续下一疗程。患者自行按摩正光穴,方法为:用拇指尖端以中等力度均匀地做圆形旋转按摩,用力方向是向里向上,指尖紧贴眼眶上壁。每天2~3次,每次每只眼按摩50~100圈,连续半个月,随后改为每天1次,半个月后再恢复为每天2~3次。
方法六
【取穴】肝俞、肾俞、风池、合谷、光明、阳白、鱼腰、攒竹穴。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处依次点刺出血,或挤压使之出血3~5 滴,每周2次。
方法七
【取穴】眼区、风池、大椎、内关、肝俞、肾俞、心俞、胆俞穴。
【操作】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眼区轻度叩刺,其他部位中等叩刺,每日1次。
方法八
【取穴】颈部、眼区(眼眶周围)及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穴。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颈椎两侧各叩打3行,在眼眶上缘及下缘密叩3~4圈,同时在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
方法九
【取穴】脊柱两侧,眼区,上、下肢末梢;重点刺激颈2一颈,及其两侧。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采用轻刺法或正刺法。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2遍,重点刺激颈一颈,及其两侧5行5遍,然后对眼区、上肢(肘至末梢)、下肢(足大趾、小趾及四趾的外侧一面)作局部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十
【主穴】正光穴。
【配穴】大椎、风池、内关穴。
【操作】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穴位处
0.8~1.2厘米直径范围内叩打20~50下,以中等强度刺激。一般只用主穴,如果效果不佳,可酌情加用配穴。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明目社

GMT+8, 2025-5-5 21:10 , Processed in 0.0298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