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4L疗法 阳光和灯光的行为防控加上多种医学防控手段,合称4L法综合防控,简称4L疗法(light,laser,lead,long),是给近视防控加分的四种方法。 1、(Light)灯光改造提供优质的灯环境 2、(Laser)哺光仪红光治疗 3、(Lead)周边离焦镜片、角膜塑形OK镜、离焦软镜 4、(Long)雾视或使用远像装置

1、(Light)灯光改造提供优质的灯环境 众所周知:6小时户外, 眼轴缩短,近视增长速度被明显抑制。 有阳光的户外活动是近视防控的基础,所以家长们要努力给孩子创造户外活动的条件。 
在没有阳光的时候,改造环境灯光和台灯显得尤为重要,全光谱的意义在于再现太阳光,把室内灯光改造成接近阳光的光源,可以起到一定的光疗作用,让孩子在室内也多少感受到一点阳光的助益。 有研究表明,功能性光谱作为环境灯光可以起到延缓眼轴增长的作用。通过室内灯光改造(智能亮度调节,全光谱等),近视眼增长率从2017~2019年的3.1%,2.8%,3.5%下降到2020年的1.1%,所以上海两会时,试点学校的校长提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全部换用全光谱的智能灯光。
2、(Laser)哺光仪红光治疗 提炼对近视最有用的深红光,用低强度激光的方式,补充“光营养”。这就是低水平红激光疗法,对应的设备俗称“哺光仪”。 “哺光仪”并非突发奇想的发明,而是在先辈们重大发明的基础上,偶然的新发现和新用途。哺光仪的安全性所经历的考验,其实远远超过很多专业人士的认知,有数十万弱视、近视儿童的临床数据可以作为支撑,也有高等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作为依据,这也是为什么红光治疗能够取得官方“专家共识”的重要原因。

3、(Lead)周边离焦镜片、角膜塑形OK镜、离焦软镜 光线就是眼睛的指挥棒,眼睛可以感知到成像点的位置,并去“追光”,所以近视防控的主要理念,就是要增加成像超前,减少成像滞后。成像滞后是刺激眼轴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初始动因,成像点在视网膜后,就会给眼球释放信号,这个信号会通过人体的一些机制,刺激眼轴的增长。 而成像超前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成像超前需要人为创造,对于不近视的孩子来说,可以戴凸透镜或者周边离焦镜,来制造中央或者周边的成像超前。 通过光学技术,人为的创造成像超前,防控近视发展。




4、(Long)雾视或使用远像装置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科技的力量,把看近变为看远,把用眼行为变为护眼行为,阻断近视发展,解决孩子近距离用眼的需求。 雾视治疗就是人为创造成像超前的状态,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来获得晶体扁平、脉络膜增厚、眼轴缩短的积极反馈,这些都是对近视防控非常有利的。 我们都知道,望远时才有成像超前,近视防控要多望远,少看近。而远像屏产品,可以将近距离阅读通过虚像投影到3米以外,实现近变远,孩子在观看这种远像屏的时候,就像在一个小小的视窗里面,放置了一个电影院,不管里面播放的是什么,网课、视频、电子书、纸质书的投屏、甚至是游戏,对眼睛来说,都是在望远,成像点不再会跑到视网膜后面,也就消除了对于近视的刺激。 用雾视屏可以做到用眼自由,不必用眼20分钟就要休息! 

|